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刘桢诗

魏晋徐干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抒情 思念 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注释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掾属。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
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所经:

创作背景

  刘桢因平视曹丕妻甄氏,被曹操判为服苦役。在服刑期间非常想念徐干,就给徐干写了《赠徐干》,以表达对徐干的思念之情。徐干读了刘祯写的赠诗后,就写了这首《答刘祯》来回赠刘祯,同样表达了对刘祯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1、 吴云,冀宇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页

赏析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写分别之日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这两句为后面写二人感情之深做铺垫。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虽然分别没几天,但我的感觉如同分别了好多年那样漫长。此句明显套用《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诗句的意境。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这里将相距之近与相见之难对比,更加重了对友人的思念。刘桢《赠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之句,二人处于不同的部门:刘祯因罪被拘禁,而徐干为官在西掖园,两地很近,但两人却无故不得相见,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难涉九关之叹。

  “陶陶朱夏德

  
徐干

徐干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吴伯承

宋代张栻

一苇湘可航,风涛逮春深。
裴台咫尺地,勇生复雨淫。
窗前几红药,俯首如不禁。
悠悠览物化,了了知予心。
卜邻得佳士,问学方骎骎。
端如云间鹤,不受尘埃侵。
应门有长须,杖策许相寻。
匪为食有鱼,杞桋采墙阴。
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
洋洋面世下,斯道岂陆沉。
君看有本源,发端自涔涔。
原君勉勿倦,抱膝试长吟。
傥臻名教乐,何必怀山林。
新诗尚来嗣,庶以贻规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 其二

元代曹伯启

兰澧分岐望芷沅,渡头杨柳欲飞绵。囊无薏苡防私论,茶有茱萸敌瘴烟。

心定渐忘行役苦,愁浓不觉岁时迁。从今暴殄为明诫,曾见山头火种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效涉江采芙蓉

明代郑经

琼蕊何峨峨,郁彼山之阿。采采盈怀袖,郁郁思谁何。

怅望故闾里,冷冷归云过。归云不寄音,踯躅发悲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钱水部致仕次杭秋官韵 其二

明代边贡

冥鸿杳杳碧天秋,虞人网罗空复求。朔地苦寒江渚燠,常时虚拟稻粱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提盐入觐

明代李云龙

万里飞龙马,风云迅不如。自宜依綵杖,何事服盐车。

奋鬣循金埒,长鸣向玉除。天闲方待尔,行矣莫踟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起对月

明代田登

良宵耿不寐,皓魄烂华埏。夜气湛以肃,良理复其天。

神鱼戢比鳞,扬鬐逝故渊。倦鸟惜翮翎,瞻巢愤翩跹。

物性岂凿意,生遂悉其然。饶饶千金子,堂垂灶突烟。

狎客坐羽觞,鼓吹滋华年。一朝延比邻,捐崩更播迁。

执守宜中人,况复非圣贤。如有汶上召,为我谢迂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沙口守潮

清代杭世骏

泼火微微雨,推篷静候潮。春风斤竹色,吹绿过沙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乔令

元代曹伯启

李白桃红春律仲,熊罴一夕占佳梦。崧岳钟英积善家,英材堕地真梁栋。

万里云途早致身,牙绯济济照青春。当年东鲁蝗踰境,此日南山虎避人。

玉树芝兰寿觞举,使君喜色形眉宇。宾朋杂遝轻裾飘,丝竹喧阗细腰舞。

元戎家世负元勋,昨是今非且莫论。好约画堂千古月,年年相伴醉黄昏。

徐干

徐干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