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29篇诗文
我生泉石中,清赏殊不足。得官汉上来,邂逅亦溪谷。
他时长安尘,用此尘外赎。城南百馀里,洒落自风俗。
招提密相忘,一一俨西竺。缅维作者谋,永集荆楚福。
兴国最佳胜,千柱列岩屋。前疏白马泉,后据双凤麓。
衲衣拥云外,拄杖倚藤竹。天龙咫尺耳,入户体生粟。
谁为逢氏迷,不复枨也欲。落英无再红,秀发岂常绿。
共将香火心,稽首千手目。老僧独何为,瞬我掣电速。
已矣勿重言,良药反成毒。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