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其六

魏晋陶渊明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写人 抒情 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行为举止千万种,谁是谁非无人晓。
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
夏商周未多此事,贤士不曾随风倒。
世俗愚者莫惊叹,且隐商山随四皓。

注释
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毁誉:诋毁与称誉。
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咄(duō)咄:惊怪声。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 别怨,用饮水词韵

五代袁思古

砧杵报秋风,惹起芳心动。寂寞寒灯夜悄然,孤负鸳衾梦。

一纸诉相思,素手频呵冻。和泪书成欲寄君,又恐君愁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

宋代岳珂

昔大令书壁,作方丈大字,
观者至数百人。盖能书家尝以收敛观楷则,
而以纵放观精神。予观此书,
大不失伦。盖自智而慧者笔下有天真之悟,
而惟清与净者胸中无一点之尘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愁

明代王素娥

黄昏愁听雨萧萧,挑尽残灯夜寂寥。
彩线罢拈肠欲断,薰笼香冷火应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方伯先生七十初度是日为吕纯阳诞辰

明代徐熥

共传薇省即蓬壶,白发中朝老大夫。申甫何年曾降岳,仙翁此日正悬弧。

一杯琼液承金掌,九转丹砂在玉炉。莫是贞元前进士,托生尘世住玄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明代徐熥

同泛归舟下潞河,空将身世感蹉跎。十年京洛红尘满,三载朱崖白发多。

云暗戍楼喧断角,月残官渡起悲歌。愁君此去王程急,两岸芦花奈别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写怀次韵答陈子崇二首 其一

明代林光

三年尘梦寄燕都,不信今吾是昔吾。涪水远帆思叔子,洛阳高枕愧尧夫。

苏枯霖雨天何吝,照眼莺花日渐疏。国脉调来元自寿,枉劳俞跗过忧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钱静观

宋代陈著

迢迢江山上,万变纷起伏。中閒崛奇多,忽此入平沃。

草对近或远,来去自凫鹜。宇宙本来宽,景物常满目。

此意知者谁,烟林有茅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张龙使君十绝 其二

宋代黎廷瑞

雨馀秧马各相先,绿满平畴断复连。喜得人间机事息,桔槔閒在槿篱边。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