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宋城人,字仲至。王洙子。清亮有志操,欧阳修器重其文。以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时曾奉使高丽。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校正,世称善本。有《广讽味集》。► 13篇诗文
大哉云梦泽,浩荡吞荆襄。分为百湖陂,委折各有防。
水阔混云日,鱼多聚鹙鸧。天寒见洲渚,网罟映地张。
扁舟垂纶叟,楚歌乐洋洋。昔闻汉阴老,无乃斯人行。
西伯苟不遇,六韬沉渭阳。
扬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源。桃花源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然。
左官忽落东海边,渴心盐井生炎烟。相呼西子湖上船,莲花博士饮中仙。
如银酒色未为贵,令人长忆桃花泉。胶州判官玉牒贤,忆昔同醉璚林筵。
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朝来五马过陋廛,赠以同袍五色彩。
副以五凤楼头笺,何以浇我磊落抑塞之感慨?桃花美酒斗十千。
垂虹桥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吴娃斗色樱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颠。
我有文园渴,苦无曲奏鸳鸯弦。预恐沙头双玉尽,力醉未与长瓶眠。
径当垂虹去,鲸量吸百川。我歌君扣舷,一斗不惜诗百篇。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应天府宋城人,字仲至。王洙子。清亮有志操,欧阳修器重其文。以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时曾奉使高丽。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校正,世称善本。有《广讽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