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崖如立壁,秀润初欲溜。下有癯道人,异时妙基构。
为山不为屋,岂待吉日戊。轩成玉满家,不减朱门富。
松篁既崔错,云雾亦臻凑。霜威入松骨,古滑咽泉窦。
谷风卷檐回,浩荡金石奏。骚骚乌夜啼,鼎鼎雉朝雊。
时于藤萝中,便捷一猿透。客来坐胡床,纸帐卷轻皱。
儿童敬杖屦,文史当俎豆。微薰出小鼎,长瓶上虚甃。
此乐师有馀,何为尚奔走。记我识师初,昂昂野鹤瘦。
风姿入清古,气象脱凡陋。我游山海间,未获一角兽。
如师能几何,不落馀子后。师如佳少年,气出万夫右。
平生千钧弩,要以一手彀。虽未须眉苍,典刑已可候。
汲深非短绠,善舞属长袖。愿君浚其源,故道或可复。
功成归此轩,趺坐了昏昼。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驱车径长坊,长坊劣容线。缭绕狭邪间,相逢记君面。
君家人共知,共知不难求。朱门飏疏柳,虹梁架芳流。
庭除清且闲,驰道直以修。中堂真壮哉,黄户双蚩头。
亭亭丹桂华,灿烂明人眸。主君三男儿,三儿例封侯。
大儿尹京都,中儿相凝旒。小儿奉朝请,笼街进鸣驺。
三儿俱来归,青丝控骅骝。三儿俱上堂,大人百不忧。
三儿俱入室,四座沈烟浮。蛾眉尽妖艳,三妇不可侔。
大妇鼓鸣瑟,中妇弹箜篌。少妇独凝眝,酡颜半娇羞。
丈夫且踌躇,世有此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