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镜屏诗二首 其二

宋代李廌

凝澄不动水渊槃,风拂泉生或细澜。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

玄冥借魄知神物,男子无闻已弱冠。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抛*乐

金朝王哲

扶桑祥瑞生芝草。便移在蓬莱岛。金枝玉叶自然好。昆仑上、变珍宝。霞光四面添玄奥。明焰里通颠倒。青童捧诏添嘉号。无为处,这回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马

明代顾清

吴兴公子人中英,文学之外百艺精。龙纹鸟迹穷变态,落笔万类无潜形。

画家难工在狗马,即物计数皆天成。平生所见凡几本,如形在鉴影在灯。

君家此幅得何处,真迹似是来吴兴。前行三匹骏且狞,急鞚恐作蛟龙腾。

一匹顾类未肯行,一匹欲卧垂青缨。中间一匹骨如堵,四蹄犹带交河冰。

紫衫奚官发鬅鬙,胡靴短靿带红鞓。当年内厩事毛仲,几随仙仗过华清。

兴亡百变物尽化,惟有遗迹留丹青。摩挲绢素三叹息,毛鬣似觉雄风生。

君不见千金尚买死后骨,此马此人君勿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杭州西湖

宋代陈尧佐

桥影飞虹跨碧潭,熙熙亭畔柳毵毵。
扁舟载酒渔翁唱,记得闲过处士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古意

明代周是修

天地开王国,山河拱帝州。双龙青汉阙,九凤碧云楼。

甲第俱连戚,高门总列侯。雕舆回玉轴,宝马鞚绒䋺。

城树交驰道,宫花隐御沟。旗旄严扈从,笳鼓竞周游。

长乐春风起,昆明宿雨收。晓钟闻阆苑,仙仗绕瀛洲。

公子辞金屋,王孙上綵舟。哀弦随妙舞,急吹杂清讴。

锦殿祥烟积,朱城佳气浮。仰瞻凌斗极,俯瞰迥林丘。

万古英雄地,繁华自不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秋山图有题

明代张宁

荒烟野树满重丘,人在青山最上头。直北关河燕月暮,向南鸿雁楚云秋。

閒登古寺寻僧话,独立危岩看水流。莼菜时香鲈正美,西风不见季鹰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萧经卫

明代符锡

楚山何处望施州,寒尽参军去莫留。推髻遗民归一统,竹王行庙纪千秋。

持衡适重名家选,借箸堪为老将筹。奏□也应同计吏,春明几日候星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昨以酒熟邻士皆来戏作小诗而国干和章独未至今日天气温和再成鄙句促之 其二

宋代李光

星河湛湛夜寥寥,闭户微闻麝篆飘。况有南邻爱酒伴,兴来不假楚辞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新笋

宋代韦骧

竹里行厨洗玉盘,旋寻新笋捃檀栾。柔鞭乍断泥犹湿,嫩箨初苞藓未乾。

象箸偶存遗样短,琼林才拆冷光寒。如何且缓雕觞荐,留作青林虎豹看。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