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范蜀公挽诗 其七

宋代李廌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器在人亡矣,哀哉泪满襟。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南村春兴

明代龙瑄

朝来携杖到前溪,风暖花香满袖携。
郭索近晴穿草出,钩辀长日隔林啼。
松阴野庙将春社,茅屋人家正午鸡。
眼底韶光尽诗景,酒庐僧舍漫留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鸿门

明代沈一贯

巨鹿全军势若雷,鸿门单骑亦危哉。
玉光三动秋风急,剑气中分昨夜来。
壮士何人犹解饮,英雄谁说不胜杯。
蛟龙五彩天方授,虎豹九关空自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事有感四首 其三

明代张应申

见说朝鲜自昔强,君臣端合死封疆。边风只是吹征旆,宫月何曾照战场。

敢谓援兵宜鸷击,肯容狂寇故鸮张。遥遥念此萧条甚,谁上封书达建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徵招 九日书感

清代张玉珍

一天风雨过重九。东篱更谁携酒。独客最销魂,正而今时候。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采得红萸,懒题新句,故园回首。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真无奈,旧日心情,付药铛茶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发衢州

清代徐釚

晓月催征棹,溪喧浪不平。雾笼岚变幻,滩急水纵横。

曲岸苍烟黑,遥山堠火明。短篷孤枕上,一梦觉鸥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稚存从新安归而余方自武陵来新安相失于道作此寄之

清代黄景仁

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多时相失万里云,忽又相逢不相顾。

吁嗟吾辈有底忙,怅好年华此愁度。君饮新安水,我客钱塘城。

风岩水穴每独往,此间但恨无君行。君下严陵滩,我上富春郭。

日日看山不见君,咫尺烟波已成错。卸装孤馆开君书,知君去才三日余。

君行尽是我行处,一路见我题诗无。吴山越水两迎送,今夜追君惟有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雁汊东守风四首

宋代陈造

惊麋砀洪浸,何人矢丽龟。
遂令老病叟,珍毳及晚炊。
野鹿敢伯仲,江鲟让甘肥。
淮人笃乡义,贱乞等韭葵。
向来无人境,沙漫水无涯。
市声不到耳,茭苇相因依。
今无暴客虞,解衣候朝曦。
厚味真过矣,安食如含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三

元代惟则

白云峰在夕阳边,目送吴云入楚天。汝到燕山却回首,三千里外又三千。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