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甫行

两汉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 一作: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注释
异气:气候不同。
剧:艰苦。
草野:野外、原野。
行止:行动的踪迹。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翔:绕行。

参考资料:

1、 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历代诗歌选 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5,第110页

创作背景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组织编写,总主编: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0

赏析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所以“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唐代刘长卿

何事一花残,闲庭百草阑。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
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昔叹

宋代宋庠

昔叹桴乘海,今悲涧隐松。
连城轻伪璧,画室畏真龙。
静胜将生白,机亡耻合踪。
谁谈龟手术,洴澼换吴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其四

宋代徐瑞

津亭空树集饥鸦,望断孤云是我家。暮角吹寒风渐落,自呼斗酒对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纸衾

元代王冕

楮衾能洁白,孤卧得平安。
作客心如水,缠身雪作团。
吴绫烂花草,蜀锦动螭鸾。
未必清如此,那堪慰考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星岩二十景 其十四 方塘鱼跃

明代刘克治

閒观鳞族豢彪池,日晚风回戏碧漪。鱼水相忘真乐在,向来庄惠岂能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特恩堂为陈院长赋

明代潘希曾

谢病当年疏累陈,豫期勿药宠偏新。暂归五柳先生宅,竟起东山宰相身。

江汉恩波元浩荡,武陵地望正嶙峋。高堂巨扁相辉处,仰止应多善颂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

宋代梅尧臣

春抱畏雷后,鷇开形已完。嫩毛轻染檗,小掌未全丹。

见物初能啑,浮波尚怕寒。山阴无道士,更长换应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

宋代郑刚中

案上具笔砚,砌下秀菊杞。
我顾乏大屋,尚赖有此尔。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