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山中父老怀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
鹤年避乱东海头,年深道阻生烦忧。乱靖还寻武昌路,泪痕滴满先翁丘。
彷徨改葬樊山侧,不惜黄金换沙石。此身尚在天地间,何事能令慰朝夕。
卜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难下棺。仰首呼天雨中拜,雨为阁驻阴云端。
葬后仓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是时送葬纷如云,祭奠争趋墓边路。
母困干戈生别离,儿大母死才得归。但闻母死葬村落,问人葬地俱不知。
村落蓬蒿暗荒土,数月走寻心独苦。焚香祝母如有灵,为报沉沦在何许。
梦中忽见别时容,步上高堂言未终。牵衣恸哭自惊觉,清晨起接邻家翁。
翁言昨夜梦而母,亲出房栊赠尊酒。梦间此夕精灵通,早晚应当见枯朽。
共披荆棘凌风霜,平地有坎疑有藏。洒饭陈辞属深土,遗骸果见生辉光。
恐认他人心臲
少时轻离别,志气誇壮强。及玆未莫年,巳复多感伤。
念昔之蜀都,执经侍贤王。放怀礼法地,取乐文翰场。
耆俊满大廷,济济会冠裳。出言有同趣,讲艺靡乖方。
惟王帝室英,聪达世莫当。精诚洞千古,一目连十行。
道大才更雄,气温色弥庄。劳心抚庶政,虚巳思虞唐。
封内数十州,德声蔼洋洋。皇天䧏嘉贶,百谷屡丰穰。
盛美不自居,检身循典章。凝情观众妙,博问取所长。
自惭鲁钝学,三岁承宠光。避席玉座侧,设醴金殿旁。
睿哲能兼容,阙失专覆藏。采陟等葑菲,比珍匪琳琅。
近者迎属车,拜辞褒水阳。情真赐色笑,感激铭肺肠。
喜遇大比秋,斋官含昼凉。寸情拟披豁,古训思对扬。
虽乏㳙埃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