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亭诗

宋代李廌

绕冈修竹小亭深,风干云梢照碧浔。
安得茂林带左右,只应萧爽似山阴。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陈溪山韵

宋代虞集

幽人慎素履,古道思独往。瞋目登高台,浮云不足上。

丹砂炼仙骨,沆瀣濯神爽。远怀澄江静,耿若孤月朗。

河汉自倾注,山川邈游想。敛迹倦飞翼,归耕故时壤。

好风从东来,空谷感遗响。诏书荐遗逸,郡府属高仰。

聊持东湖水,往助敬亭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晦斋谢司直和子寿宫使赋归来望思之台

宋代释居简

推恩保四海,寡恩徒自戕。父兮不念子,悠悠我心伤。

父子至情天性也,戾岂自经沟渎者。回天无药愈狂酲,朽索胡为羁六马。

邪心不作天不疑,皇恤江充刘屈氂。灵脩一悟倘可冀,抑免杀身伤父慈。

千秋一言机发弩,堕甑已非何所补。归来望思兮胡不归,千古万古一抔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刘德温画湖山丰夏横幅四绝 其一

元代赵秉文

闻道神仙郭恕先,曾将清夏写湖山。而今宝墨归天上,时许刘郎见一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养生书成纪事与梦

明代徐渭

黄梁换色道书成,紫甲更来梦里呈。孝妇不冤终有雨,水禽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伯玉久不得面杪夏偶携诗草偕其从弟瑞玉过余池上喜而赋此

明代欧必元

童稚追欢处,年来别几时。论交怜世好,开箧见新诗。

竹日侵疏径,荷风送晚池。坐深闻籁发,疑是和埙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庭前丛菊

明代文徵明

寒英剪剪弄轻黄,百卉凋零见此芳。天意也应怜晚节,秋光端不负重阳。

郊原惨淡风吹日,篱落萧条夜有霜。输与陶翁能领略,南山在眼酒盈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春寒

明代陈霆

芳辰能几。一半归风雨。冷落秋千深院宇。双燕飞来愁语。

画堂人静帘闲。宝炉放近屏山。憔悴不成情思,杏花连日春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苻娄以诗贾祸因责余为戎首罚作诗解之

清代吴保初

我爱嘉兴沈部郎,弟兄云锦烂千章。未饶诸葛称龙虎,翻用孤雏嚇凤皇。

云梦芥胸亦何有,夜光按剑定无妨。明朝羯鼓相从醉,正有唐宫解秽方。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