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
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
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
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吉仁二山长,两凤苞文鲜。
鸣阳与戢羽,无计远招延。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
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漫与天者游,默默归玄玄。
昔年作客,记美人剑士,逢场都有。烛泪堆槃帘舞雪,薇帐轻红垂斗。
剧孟家边,莫愁村外,恰对铜街口。为欢并日,底须寒食重九。
今日骑省飘零,兰成憔悴,孤负筝琶手。拍遍阑干人事换,赢得一场搔首。
归去双溪,重寻三径,麋鹿真吾友。愁来易醉,慎毋多与之酒。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