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七首·其四

两汉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早晨她来到江北岸边游玩,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
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注释
南国:古代泛指江南一带。容华:容貌。 
湘沚:湘水中的小洲。湘水在湖南,入洞庭湖。沚,水中小洲。朝游北岸,夕宿湘沚,是以湘水女神自喻,应取意于屈原《九歌》。此句一作“日夕宿湘沚”。 
薄朱颜:不重视美貌的人,这里指不重视有才德的人。 

鉴赏

  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著名篇章。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负,希求建功立业,垂名青史。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结果没有实现。曹操死后,他因此备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叡(魏明帝)的猜忌和压抑,屡徙封地,连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实现政治抱负。这首诗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时俗”二句,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宋代陈允平

软红尘里度韶华,杨柳桥边旧酒家。
燕子不归春渐老,东风开尽刺桐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寓泊浙江寄汉阳孙迈郎中

宋代潘阆

维扬相别后,十载浙江居。
气概贫犹在,颠狂老渐疏。
已凭天柱客,曾寄汉阳书。
近见人来说,才华患有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园居杂兴八首 其七

元代刘崧

艺麻本欲疏,本疏乃繁殖。小人务多种,偪侧伤天瘠。

离离叶间花,畟畟雨中实。秋阳势方烈,日夜蕃所息。

寡欲而务滋,吾将食其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亲旧诗六首 其三 先辈杨中丞子任

明代张元凯

杨子青云彦,屡出佐明后。昭毅昔论交,垂髫至白首。

树德于其躬,莠言不出口。闽海同分符,阃藩并结绶。

堂上考大吕,幕下问小友。眷顾成绸缪,乃与缔孙偶。

尺书付浮沉,竟执富儿帚。感怀著斯章,冥冥非吾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张公洞二首 其一

明代沈晖

湖父镇前春系船,张公洞里去寻仙。青山绿水真如画,紫笋红菇不论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制题江东桥

明代溥洽

西出都门见石桥,虎城千雉共岧峣。浮鼋晓渡江流稳,役鹊晴瞻汉影遥。

华表月明清露湿,栏干日近彩云飘。四方车骑多如雨,举目应思答圣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 其二

清代朱祖谋

花漏急。回步地衣红窄。舞袖郎当随促拍。主人翻是客。

今日云屏芳席。明日残鹃荒驿。塌地阴云浓似墨。梦中何处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

宋代徐铉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九子峰前闲未得,
五溪桥上坐多时。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