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某顷元佑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

宋代李廌

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世为长物穷且忍,静看诸公树勋德。
欲持牛衣归颍川,结庐抱耒箕隗前。
只将残龄学农圃,试问瀛洲紫府仙。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赐史祥诗

隋代杨广

伯煚朝继重,夏侯亲遇深。贵耳唯闻古,贱目讵知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珍兄之黄檗

宋代释慧空

老倒空生,言无旨的。索瓶指泥,觅偈与墼。俊流把得,劈面便掷。

如其不然,分付黄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僧赠柱杖

唐代张祜

千回掌上横,珍重远方情。客问何人与,闽僧寄一茎。
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龙门禅师二首

元代丁鹤年

上方楼阁閟烟霞,补衲重来岁月赊。拄杖入门如隔世,依然翠竹对黄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荻秋庵水阁 其一

明代魏学洢

夜半溪声到枕边,数行哀雁落青天。依稀酒醒残杨岸,冷月秋风系小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尊胜院

宋代曾巩

朝寒陟山砠,宵雨集僧堂。
蔽衣盖苦短,客卧梦不长。
鸣风木间起,枯槁吹欲僵。
向来雪云端,叶下百仞隍。
起攀苍崖望,正受万虑戕。
岁运忽当尔,我颜安得芳。
传闻羡门仙,飞身憩苍苍。
谁能乞其灵,相与超八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吏隐堂

宋代胡铨

微风稍披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贮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墨视澹忘虑,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於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处厚邀同欧阳元老彭志南游金銮寺

宋代吴则礼

秋老万木脱,浮云暮连空。
落景不可挽,冥冥有飞鸿。
偶与二三友,返辔释子宫。
幽事固可喜,逸兴殊未穷。
更期霜华陨,黄菊开旧丛。
浊醪倘可载,浩歌凌西风。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