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宋代李廌

阴阴老柏森庭牖,外脱中空若虚缶。
崔仙授剑柏遂神,剑气腾天剑声吼。
顷年天师受丹诀,此地精思岁华久。
玉函金匮发灵崖,因使阴符诬虎口。
殿中真人道玄笔,笔妙飞扬传不朽。
霜发羽人逢白叟,间岁已闻踰九九。
神游八极吾所愿,道骨仙风愧无有。
欲赋大鹏思子微,恐尔年龄亦为偶。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约诸人游罗坊观

宋代谢薖

阳夏吾鼻祖,人物倾九州。间携东山妓,文靖极风流。

屐齿步飞磴,快哉康乐游。耳孙牛马走,阘惰无匹俦。

但有爱山趣,尚能继前修。颇厌城市尘,拘絷如楚囚。

朅来龙泉上,杖履随沙鸥。幽寻风露静,江月动金虬。

青山带长江,佳气日夕浮。旁有列仙家,丹楼连飞楼。

琴书静无华,竹树烦更幽。约我云霞交,兹游及清秋。

朱弦荡尘襟,芳尊写牢愁。道士如弥明,长颈高结喉。

初无石鼎句,崄怪压刘侯。从渠倚壁睡,吾属足冥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郡博陈先生秩满之京

明代陈繗

词源滚滚逐颓波,洙泗源流更若何。教本一心师道立,化行千里善人多。

束脩不管资囊薄,章甫宁辞老鬓皤。此去赴都当益壮,不徒燕赵写悲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其十

明代郭之奇

功业临淮异姓王,金戈时照赤心光。已教壁垒传精采,便使乾坤属圣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䢴沟怀古

明代薛瑄

荒陂野水古䢴沟,千载曾经炀帝游。煖日轻风牵锦缆,垂杨芳草引龙舟。

春残故国閒金屋,花满芜城醉玉楼。一自真龙飞晋水,乱云空结海天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汪思恭松萝书屋 其三

明代程敏政

王孙潇洒皂纶巾,独起高轩出市尘。见说年来书更熟,门前常有问奇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乌古孙干卿参议

元代成廷圭

紫宸奏对出班行,画省论思昼漏长。三月不知烧笋味,一春还忆煮茶香。

几人白发黄花酒,何处青山绿野堂。扶植皇纲在今日,中原草木仰辉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西乾山白云精舍与则己师夜话

清代成鹫

则公爱山有奇癖,不住仙城住韶石。横担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及第后归

唐代李频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