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阎氏桥亭

宋代李廌

绿芰红蕖照眼新,池塘风软起青苹。
远山碧映重林暮,委径香传别洞春。
五月独为长道客,沧浪自有濯缨人。
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贝原翚留别 其一

明代程本立

客里逢君说故乡,留连樽酒过斜阳。汉时循吏称三异,马氏佳儿识五常。

老去只惊搔鬓短,醉来不觉放歌长。明朝相送城南路,记取槐阴四月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杨草溪判官之任万州

明代邱云霄

青春紫绶照长安,别驾文旌动北关。帆到故乡湖月白,筵开东粤荔盘丹。

潮平风引牙樯直,海阔云连翠岛寒。政简应知驯鸟雀,椰榆亭咏午阴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二首 其二

明代张宁

雪满孤山雨满楼,青春花鸟淡相留。年芳似旧故人少,默倚阑干悔昔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还山忆旧十首 其六

明代释函可

雨尽禽声寂,空山似有闻。十年稠叠恨,不是为思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江东去 其十一 壬寅秋南归登金山作

明代夏言

砥柱乾坤,镇长江、万古中流独立。横遏惊涛排骇浪,直负擎天巨力。

吞吐云烟,奔腾月日,壮观东南壁。三山海上,孤根不与同植。

蛟宫贝阙玲珑,海色浮空,日抱鼋鼍出。人代光阴如一瞬,只有沧波不息。

吞海亭前,江天阁上,目送飞鸿翼。振衣长笑,墨笔醉洒岩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程别驾子白赴平乐

明代欧大任

考牧功初奏,弯弧志出群。官犹劳郡倅,誓欲扫边氛。

白羽秋摇月,青油暮捲云。泽深临贺水,威傍伏波军。

坐啸堪资画,谈兵蚤策勋。城开诸洞伏,山拥九疑分。

铜鼓多欢宴,匏笙实饱闻。敢轻程不识,看尔报明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庆宫春 重登西楼月下闻雁寄怀湘潭王壬老

清代郑文焯

衰草虫天,断云鱼浪,去帆望转湘碧。秋影初鸿,江蓠罢采,月明空怨遥夕。

翠疏红冷,记曾占、西楼赋笔。雕阑仍在,愁倚黄昏,水风残笛。

楚兰一曲伤心,恨魄难招,雾萝烟薜。江山文藻,登临老泪,故国何堪陈迹。

绮疏芳卷,定寄我、寒梅水驿。行云歌尽,白眼青天,旧狂谁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姑苏行送胡唐臣奉议入幕

宋代郭祥正

登姑苏,望五湖。范蠡扁舟竟何在,吴王宫殿惟荒墟。

民贪吏狡郡多事,煮盐为盗无完肤。

使君谁何好平恕,宽则脂韦猛则虎。只今卧治闻黄公,更得高才归幕府。

愿令里巷歌召南,风化流行成乐土。昔年引对大明殿,国论轩轩动人主。

往持使节临朔方,威霁秋霜爱春雨。玉上青蝇谁强指,鼻端白垩宁伤斧。

升沈偶尔非吾嗟,不用东方且为鼠。岂闻绝代无佳人,何必西施妙歌舞。

盛倾绿酒鲙肥鲈,承诏还从大梁去。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