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庐可自酇来同

宋代李廌

千仞云崖耸石门,古传此地圣凡分。
我曹自愧群峰诮,未必山灵解勒文。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题罗浮梁弥仙写真

宋代李昴英

八十童颜双眼明,浪游湖海一身轻。
莫将啖肉先生比,个是罗浮老树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陵庙

宋代易士达

帝辇南游竟不还,二妃望断九疑山。
森森万古祠前竹,犹带当时粉泪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晏殊奉礼归宁

宋代杨亿

垂髫婉变便能文,骥子蘭筋逈不羣。
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
堵墙看试三公府,反哺知干万乘君。
赐告归宁来别我,亭臯木叶正纷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答刘子礼

元代刘崧

闻君近赋悼亡诗,憔悴莺花四月时。流水只今馀恨意,故园何日定归期。

犹传道路兵戈塞,自爱山林岁月迟。忆过王郎寻不见,子规啼断石楠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蛙声 其一

明代徐渭

绿蒲池畔浑蛮语,明月楼中搅客眠。东海剧谭当此夜,华林一问几经年。

鸟言雪后人应老,铃杵风吹话自悬。况是含灵苦饶舌,不应聋聩付茫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德乙巳到平溪二力乙孙阿八从广中来得家信时蒙朝廷罚米四百石为任给事中时建言失当也

明代王缜

朝发清浪城,午入平溪驿。忽报广人来,道是家中力。

手持尺素书,跪致喜动色。薰沐乃开缄,读之泪盈臆。

我生本颛蒙,幸获圣明识。初拔入翰林,经史手不释。

再简登谏垣,论列近于直。葑菲杂刍荛,肝胆罄披沥。

岂敢纵诡随,语繁终多失。仰荷天恩宽,斧钺不加辟。

曰虞有赎刑,连罚四百石。三充宣府边,一作太仓粒。

所以老亲心,闻之不自逸。黄犬知主情,奔波径往适。

谁知滇南路,中原万里隔。十书九不通,何以用其极。

眷我乌鸟私,安得不戚戚。从今愈戒欢,矢心对天日。

砥砺不肖身,忠孝期两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

宋代王禹偁

昔事先皇叨近侍,北门西掖清华地。
太宗多材复多艺,万机余暇翻棋势。
对面千里为第一,独飞天蛾为第二;
第三海底取明珠,三阵堂堂皆御制。
中使宣来示近臣,天机秘密通鬼神。
乃知棋法同军法,既诫贪心又嫌怯。
唯宜静胜守封疆,不乐穷兵用戈甲。
先皇三势有深旨,岂独一枰而已矣。
当时受赐感君恩,藏於箧笥传子孙。
至道年中出滁上,失脚青云空怅望。
移典维扬日望还,轩辕鼎成飞上天。
龙髯忽断攀不得,旧朝衣上泪潺湲。
吾皇曲念先朝物,徵归再掌西垣笔。
悲凉忽见红药开,哭临空随梓宫出。
去年领郡得齐安,山州僻陋在江千。
黄民谁识旧学士,白头犹作老郎官。
昨日江边天使到,随例沾恩着衣袄。
皇华本是江南客,久侍先皇对棋弈。
筵中偶说当年事,三势分明皆记得。
我从失职别上台,御书深锁不将来。
遥想棋图在私室,天香散尽空尘埃。
今日因君聊话及,翻作停杯向隅泣。
人生不易逢圣朝,君恩未报双鬓凋。
金銮殿花春灼灼,永熙陵树夜萧萧。
空叹拖肠在泥土,不如舐鼎升烟霄。
多病相如犹未死,追思往事欲魂销。
星使今辰回马首,强对离筵满倾酒。
悲歌一曲从事书,唱与朝中旧知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日杂咏

宋代朱淑真

爱日温温正涤场,老农击坏庆时康。
水催舂韵捣残雨,风急枷声带夕阳。
霜瓦晓寒欺酒力,月栏夜冷动诗肠。
厌厌对景无情绪,谩把梅花取次妆。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