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正德乙巳到平溪二力乙孙阿八从广中来得家信时蒙朝廷罚米四百石为任给事中时建言失当也
朝发清浪城,午入平溪驿。忽报广人来,道是家中力。
手持尺素书,跪致喜动色。薰沐乃开缄,读之泪盈臆。
我生本颛蒙,幸获圣明识。初拔入翰林,经史手不释。
再简登谏垣,论列近于直。葑菲杂刍荛,肝胆罄披沥。
岂敢纵诡随,语繁终多失。仰荷天恩宽,斧钺不加辟。
曰虞有赎刑,连罚四百石。三充宣府边,一作太仓粒。
所以老亲心,闻之不自逸。黄犬知主情,奔波径往适。
谁知滇南路,中原万里隔。十书九不通,何以用其极。
眷我乌鸟私,安得不戚戚。从今愈戒欢,矢心对天日。
砥砺不肖身,忠孝期两得。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