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分题得古香炉

宋代李廌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唐代殷尧藩

遐荒迢遰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

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

宋代魏野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荣居事可知。
华省图书虽暂别,故乡风物似相随。
绕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
刻石将同王阁长,永留遣爱向歌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闻秋声

元代仇远

西南振响使人惊,未必秋声作此声。
万骑奔驰鼙鼓动,千夫翻踏桔槹鸣。
初疑潮汐还疑雨,只在山林不在城。
人道今年丰稔兆,灯前起舞待天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威凤篇赠秘仪之

明代孙绪

丹山有威凤,文彩何翩翩。濡咮天池波,振衣昆崙巅。

暮投高冈梧,朝啄玉井莲。和鸣发天籁,高翥凌风烟。

灵瑞还自珍,不受污浊缠。黄鹄横四海,抟鹏碍九天。

琐琐不肯顾,况与争后先。时从虚恍中,附翼跻群仙。

我欲往物色,境地险且偏。浩渺无际涯,青碧难夤缘。

魈魑牵我衣,鲸鲵覆我船。我后啼鹧鸪,我前哀杜鹃。

我足不得涉,我言不得宣。望之不可即,双泪垂潺湲。

愿言览德辉,慰我心旆悬。昔在隆古时,典册闻盘旋。

翙翙虞舜廷,雍雍岐山壖。胡为百世后,声迹俱茫然。

舜文久不作,空吟威凤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雪至南山庵

明代程敏政

今年大雪胜北州,一夜五尺方始休。担夫踏路没双胫,老衲开门馀一头。

眼■迷茫失山色,耳边清冽闻溪流。青青惟有涧傍桧,劲气犹堪回万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下笛 寄李武曾

清代龚翔麟

长水村遥,南湖南畔,燕梢曾播。访秋锦、但见筼扉冷枫锁。

主人凤邸浮骖去,算分得、燃藜夜火。又谁知依旧,芳兰未解,芰衣尘涴。

无那。且高卧。判钓雨锄云,这番真个。呼来妓舸。便教并载容我。

往还越角吴根路,莫远了、横山半逻。更约尔、耒边人,一笛渔歌共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以兴安石阮底寄颜乐閒

宋代楼钥

兴安乐石响於桐,作阮犹堪继仲容。
茂苑乐閒真好事,为君添起晋玲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梧州杂诗 其十二

清代钱澄之

独树维舟处,联樯并楚伧。同官应有疏,入狱自伤情!

事定交如旧,天回论渐平。凄凉金给谏,破舫听人争!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