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宋代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春天 写景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临,平原之上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刚刚耕好,又适逢春雨落下,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忽然之间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愁绪染白了头发。心情沉闷无奈,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
村民们神态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近的空地上也种满了桑和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时光赶着去走娘家。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 唐 郑嵎 “春游鸡鹿塞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由荠菜开花而说“春入”,对平凡微贱的荠菜花寄予了极大的感情,又把“群鸦”写得充满生意,一点不像平时人们所见的那副使人讨厌的聒噪相。词人留意和刻画这些细物细事,可见其意态闲适。但是,接下来两句“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中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词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这里“多情”二字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大致是公元1182年,时年他四十二岁,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547-1548页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十

明代释函是

老去住山好,山深逸事兼。懒眠青竹簟,横睇白云檐。

茶气胜春酿,香烟透夜帘。幽怀成独往,微月上松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遇风雨

明代徐熥

寒溪秋色满,临汎意如何。高枕乱流去,挂帆千嶂过。

梦应通月窟,槎已到星河。不负烟霞想,无妨风雨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过赵北口

清代杨瑛昶

赵北燕南淡夕晖,重来依旧傍渔矶。举头见日雄心在,翻手为云世态非。

拙宦真成槐国梦,劳生难息汉阴机。消魂旧种堤边柳,和雨和烟已十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 其四

清代陈式金

丹青本色见才难,妇孺当前尽解看。写得村家真相出,能令语笑跃毫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续伤春词六首 其五

清代张洵佳

丝竹清宵月二更,无端羌笛作哀声。青衫红袖生前梦,黄土斜阳死后情。

未免因缘成错误,本来恩怨太分明。白头相送曾相约,洒涕今先送汝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秘阁二首 其一

宋代韩驹

乌衣诸王吾早闻,晚涂独识和州孙。风流沓拖欲垂尽,文采陆离今尚存。

奉祠乃是衰翁事,如君胡为亦为此。仆夫在门君疾驱,往献天子平边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宋代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兴四首 其四

元代王冕

旌旗明紫塞,云雾暗潼关。尽说王师盛,应知伯道艰。

东风吹白草,落日动青山。羽檄飞边报,将军信雅閒。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