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宋代辛弃疾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
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郴江诗

南北朝薛道衡

仗节遵严会。
扬舲泝急流。
征涂非白马。
水势类黄牛。
跳波鸣石碛。
溅沫拥沙洲。
岸回槎倒转。
滩长船却浮。
缘崖频断挽。
挂壁屡移钩。
还忆青丝骑。
东方来上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习之郑先生韵

元代朱希晦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卒岁感述 其三

明代杨思圣

出门何所适,落日见西山。回回寸心违,逢人多厚颜。

三五谁家儿,传呼大道间。貂裘控骢马,嚼齧黄金环。

出入尚书第,可望不可攀。引领长太息,归来独闭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兰 其四

明代杨士奇

熙熙春日晖,九畹正芳菲。剑佩归来晚,幽香袭人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父 其三 四时词

明代俞彦

露白苹香月欲西。人家三五渐闻鸡。鸣短棹,过前溪。

网得鲈鱼蟹正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醉樵书水墨扇头

明代王恭

入山不辞遥,爱此泉萝僻。悠然与心期,孤云澹而白。

谷神养玄牝,应寂了空色。思与静者谐,投踪寄苔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何时乂

明代陈邦彦

风送棠梨五辆轻,莺花如笑度江城。投来片刺休容易,处土当年字正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八首 其五

宋代韩驹

江南岁晚雪漫漫,涧谷梅花巧耐寒。幸有幽香当供给,不辞三载滞西安。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