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宋代辛弃疾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蓬莱 寄朝元公

金朝王处一

朝元子,偏共道相亲。宿契良因今日现,未来妙果再铺陈。日日转清新。通造化,空外走蟾轮。认正本来清净主,瑶台阆苑四时春。方称个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全州怀先舅樵山卢先生先生宣德间司教是郡师道有立至今郡人思之 其一

明代祁顺

全郡人才盛,先生实有功。十年遗化雨,千里变儒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林逸人 其三

明代徐熥

记得方山昔日游,逢君濑水苦相留。从今若过方山路,不忍重维濑水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瞿塘歌

明代陈琏

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

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长江贯其中,水出非一源。

其南通越巂,其西来吐蕃。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

势挟天地转,怒作雷霆奔。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

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

忆昔神禹疏导初,石壁犹存旧凿痕。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

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

至今白帝城,相望馀颓垣。后来刘豫州,建国图中原。

三顾起卧龙,复此驻军屯。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

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元季夏明氏,恃险负皇恩。

天威赫然命六军,六军饮马川江浑。王师乘胜克西蜀,铁锁已断来降幡。

皇风远畅清妖氛,雪山冰谷回春温。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之所言。

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六

明代王夫之

簇簇霜花覆浅滩,荻根蒋叶一江寒。秋声彻夜惊鸥鹭,筝柱参差不忍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清溪樊主簿

宋代郑侠

欲致皇恩浃羽鳞,天涯池角尽如春。
当年款款曾忘死,今日区区肯患贫。
正以庭闱安梓里,谁知魂梦达枫宸。
海邦一见如畴昔,心膂相知亦宿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汪正夫云已厌游湖上顾予犹未数往遂成长篇寄之

宋代郑獬

君已厌折湖上花,我犹驱迫坐两衙。须知乐事属閒客,日日携觞不在家。

况君才力自少对,取次落笔成天葩。春风湖上与之敌,豪放丽绝无以加。

幽岩绝壁无不到,欲缘云汉寻天槎。顷属胜游不得往,犹如野马绊在车。

眼看红英零落尽,长条已被绿叶遮。春芳虽晚犹得在,山丹正好红相誇。

终当摆去百事役,与君共蹑南山霞。虽老犹能沃金叶,卞娘送以双琵琶。

已教楼下排花舫,醉到碧山春日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其五

宋代戴表元

鸟有反舌者,自古比谗人。时气一朝迁,此舌竟不伸。

众鸟莫不然,更鸣以存身。如何能言士,聒聒无止辰。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