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宋代辛弃疾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
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唐代李峤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
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蔷薇

宋代许及之

佳色光浮额,微香露著衣。枝条还更好,花品世间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交三首 其三

明代陈繗

白雪歌成雪满街,送君遥出凤凰台。萍飘水面聚还散,梅抱春心舒未开。

马勒暂依庾岭表,骊珠难没海天涯。眼前钓得金鳌者,多自橘门跳出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竹坡归真州

明代罗玘

江边飞将猛如虎,手持神臂二石弩。白叟呼之立少许,立竹之阴不知午。

叟初栽竹栽一母,母生儿孙孙缕缕。竹知叟恩叟不语,试离竹行数十武。

诳竹无知遂飘举,百里千里析津府。竹谁灌之畚以土,将有兵士环如堵。

叟前呼之竟何取,叟今疾趋若风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扬州竹枝词四首 其二

明代唐之淳

小年曾入镇南家,回首西风白日斜。独抱胡琴理胡曲,白菱飞上野菱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山篇

明代李梦阳

南山何岩岩,上有孤鸾凰。佳偶永相失,日飞夜悲鸣。

遗腹生雏,哺之良艰。晨采竹实,暮取琅玕。吁嗟哺之良亦艰。

雏成被九采,翱翔览四海。四海睹光仪,阿母亦荣辉。

峨峨相公门,屹与南山齐。自有鸾凤来,绰楔增崔嵬。

相逢且莫言,听我南山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兰图 其四

明代杨慎

兰为王者香,郁鬯荐清庙。猗猗有遗音,并入瑶琴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池莲初著数花

宋代周紫芝

数枝临水见纤娥,新采红蓝染袜罗。传语薰风莫吹去,且容留眼看微波。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