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盟鸥

宋代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春游 隐逸 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时举杯的情怀。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洁,清风徐来。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注释

赏析

  此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度,句格同杜诗“一日上树能千回”:闲居无事,拄杖纳屦,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写因爱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鸟,欲与这结盟为友——这是用的拟人法。“凡我”三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愿:希望既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这里“莫相”之“相”,虽然关系双方,但实际只表词人绝无害鸟之心,望鸥鹭尽情栖游,无须担惊。《左传·僖公九年》有这样记载:“齐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淳熙八年(1181年)的冬末,四十二岁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强,应当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南宋政权罢官,回到刚落成不久的信州上饶郡带湖新居,开始了漫长的归田生活。这首词即作于作者罢官归家不久。  

参考资料:

1、 刘刈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484-1486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赠陈侍御

唐代李德裕

昔闻红桂枝,独秀龙门侧。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君子知我心,因之为羽翼。
岂烦嘉客誉,且就清阴息。来自天姥岑,长疑翠岚色。
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犹疑翡翠宿,想待鹓雏食。宁止暂淹留,终当更封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收弟侄书中都

宋代阳枋

优优至道贵居宽,休把浮名着意看。
身在九宵牢着步,些儿下了上应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巳郊行

明代王缜

屈曲山阿往复回,桃花将尽菜花开。石桥截涧留云影,野卷编茅护竹栽。

风入无雩春制服,事从修褉水传杯。兴来独望长安日,一寸丹心未拟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沈纯父之岭南

明代胡应麟

一封谁遣上天关,垂死行踪瘴疠间。万里独悬羁客泪,九重曾问逐臣颜。

天回北极龙楼迥,日涌南溟象郡閒。绝塞梅花题咏夜,可无魂梦到朝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乔衡州母夫人

明代顾璘

慨息夫人节,艰危烈士心。盛年孤影立,中路百忧侵。

泪苦惟啼血,儿娇况在襟。机丝秋壁静,篝火夜堂深。

突尔看纡紫,终然慰脱簪。金珠收宠数,阃閤正规箴。

转叹君臣际,空为板荡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琅峰扫松 其二

明代林枝

百年事业独孤坟,松柏萧萧倚暮云。落叶满林回首处,哀猿啼鸟不堪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景范为武林施秀才赋

明代程敏政

往哲去已远,遗范存典册。居然山斗尊,景仰斯有获。

多君浙西彦,揭榜示鞭策。一善思服膺,微言亦探索。

持循苟弗已,渐可窥道脉。或堪凤腾咮,何止鹏奋翮。

云为一愆期,名实坐难核。悠悠圣狂分,忽忽天壤隔。

勉哉好德人,毋遣中道画。希颜与学孔,千载后贤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建州富沙门楼安济桥十绝呈太守黄彦发 其二 安济桥五绝

宋代刘弇

扶槛侏儒玉刻红,斩新装饰水精宫。武夷不信仙山近,十万曾孙正踏虹。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