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宋代辛弃疾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谪岭南道中作

唐代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贬谪 写景 抒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张外史游仙诗五首 其三

明代余善

溪头流水泛胡麻,曾折琼林第一花。欲识道人藏密处,一壶天地小于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桥书舍为京学教授莆田陈君叙畴作

明代程敏政

十里莆南竹树村,九桥精舍太丘孙。衣冠屡报看花捷,水石疑留洗墨痕。

聘士高风今入画,尚书经学久专门。寄言莫坠藏修地,白鹿遗规可重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凌髭放脱白丹霞此寄 其二

明代释今无

眼老烟霞阔,尘轻岱华浮。几年无国土,今日有松楸。

窗冷山飞叶,心明海息沤。再冬应得见,高腊笑云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柅园

宋代晏殊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梅)

宋代李之仪

剪水开头碧玉条。能令江汉客魂销。只应香信是春潮。
戴了又羞缘我老,折来同嗅许谁招。凭将此意问妖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黔中东归旅次淮上

唐代李频

行旅本同愁,黔吴复阻修。半年方中路,穷节到孤舟。
夕霭垂阴野,晨光动积流。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赤壁赋画图

元代吴当

水落江潭月满汀,秋光一色漾空青。长歌窈窕吹箫者,祗许飞来白鹤听。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