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胡行

两汉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河南郑侍郎

唐代薛能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
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楼

元代赵秉文

月约风期屡往还,水声山色石楼间。大家也入香山去,那个心如白傅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郑村访郑上舍万里观伊川晦庵南轩东莱四先生手帖

明代程敏政

冒雨出城郭,沿溪到林坰。窅然竹扉下,容我双屐停。

侃侃郑公孙,老大横一经。笑言有宿约,鸡黍罗中庭。

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呼童拂净几,出示惊繁星。

我家龙门翁,手泽馀丹青。乡先紫阳老,心画流风霆。

广汉与金华,同然发天馨。错落数十言,俛仰三百龄。

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与客再拜观,虹光薄岩扃。

桑海几变更,幸不随飘零。无乃希世珍,保护烦六丁。

我欲劝主人,勒石垂新铭。敛卷付锦囊,入坐开银瓶。

霏谈杂今古,高咏惭和铃。好风自南来,吹我醉面醒。

归心浩难遏,返照明皋亭。众宾起相送,旷目凌高冥。

黟峰远矗矗,沙溪下泠泠。典刑未绵邈,题诗慰山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助甫中丞解夏州节候次新蔡里中得二律寄之 其二

明代王世贞

解组归来乐自余,胎簪桐柏绕君庐。依然上蔡东门猎,不害中山满箧书。

万事总输文苑在,百年难共酒人疏。老夫丘壑差无恙,好为相思一命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 其十三

明代王世贞

尚书阡柏紫云屯,新奉君王表墓门。莫较生前供养日,九泉先得侍晨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识茶花

宋代陈与义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欧阳学士过访

元代周权

玉堂仙忽枉华镳,客舍如何采涧毛。袖有建溪春一掬,莱山石鼎煮银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友人山居即景

清代周彦曾

幽情与物远,小饮傍山村。几折入松径,短墙开竹门。

吟将梅共瘦,人对鸟忘言。风飏余花落,茶烟绕榻昏。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