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徐若浑
南有树居叟,翛然一径开。经年野户外,不见俗人来。
冰炭知难合,溪山觉易陪。竹间逢片石,一坐便忘回。
徐若浑
徐若浑,字居明,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入太学。后以亲老乞归,不仕(《铅书》卷三、卷四)。今录诗五首。► 5篇诗文
集古 妓为尼
金朝:李俊民
无地无媒只一身,蛾眉画出月争新。
春来削发芙蓉寺,从此萧郎是路人。
六月二十日舍贾耘老溪居旦起蔡成允见访仆方
宋代:毛滂
送充侄南还
明代:黎瞻
相携万里道,冰雪两年同。灯火伤今别,舟航忆去踪。
春添芹面绿,秋水桂枝红。得意青云步,狂夫兴转浓。
见杏花怀吴下门生
明代:蔡羽
纪事八阕 更漏子 其八 篝灯哭母
清代:熊琏
恸劬劳,思疾苦。往事何堪细数。机绝响,梦难真。萱花不复春。
壁风凄,窗月冷。总是伤心光景。魂寂寂,夜苕苕。孤檠带泪挑。
画意 其三
清代:允禧
浦口欲移舟,前山暖将曙。不见芦中人,但闻隔烟语。
立春前一日侍家大人游薯村题宗人山楼二
清代:丘逢甲
不晴不雨酿春寒,万里归承膝下欢。亲侍罗浮万年杖,湖山无恙故乡看。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徐若浑,字居明,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入太学。后以亲老乞归,不仕(《铅书》卷三、卷四)。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