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719篇诗文
叙别
唐代:崔萱
苏幕遮·妙还元
元代:高道宽
挽达兼善
元代:危素
大将忠精贯白日,诸生揽涕读哀词。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仪。
满眼陆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儿。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赋石龙山
元代:刘崧
柳氏堂前石,崭岩故似龙。泥沙排异质,烟雾失奇踪。
槛竹秋阴覆,阶苔夕雨封。鳌溪未能往,凝想最高峰。
种桃为汝和作
明代:黎民表
谁种瑶池树,妆成汉苑春。金门虽避世,犹是武陵人。
圆通院白衣阁
宋代:秦观
安昌侯
宋代:晏殊
答幼春 其三
清代:林朝崧
春风汐社斗吟笔,南北甘陵初合一。惜哉骚坛射雕手,大敌当前亦臂失。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