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醉

唐代元稹

窦家能酿销愁酒,但是愁人便与销。
愿我共君俱寂寞,只应连夜复连朝。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7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杂诗 其一九六

清代龚自珍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土舍王义官哀挽

明代陈繗

抚济黎民日已昏,馀光留得照乾坤。一林风雨寒英气,三岛云烟惨梦魂。

高义堂堂天地久,芳名蔼蔼菊松存。遗孤永抱终天恨,我亦悲歌洒泪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练台子

明代霍与瑕

淡淡素秋云,冷冷碧江水。悠悠末世交,无情尽如此。

卓彼练台子,高谊独洵美。鸡窗廿载前,贞心誓如矢。

萍逢廿载后,久要殊未弛。道及骨肉亲,悽酸不堪比。

子亲未归藏,予怀当何似。买山不用钱,赙子青葱畤。

百岁归其宅,千秋永不毁。厚泽苏枯朽,高怀消吝鄙。

挺然百川中,立此狂澜砥。神听且和平,民瞻具仰止。

奕奕此景行,芳声谁为纪。叹息复叹息,操觚备诗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蕡祠二首 其一

明代陆深

谏议千年自有祠,唐朝宫阙黍离离。多情瘦马冲寒到,无数青山落照迟。

往事空传台下骏,灵风常满庙前旗。冰霜入夜频搔首,欲奠芳椒侑楚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至武夷

明代徐熥

道缘为重世缘轻,总属閒游岂计程。九曲仙班邀鹤驭,半空天乐奏鸾笙。

经旬绝粒抛烟火,到处行歌变姓名。多少函中遗蜕在,不知若个是前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蛟川包节妇诗

清代费淳

苍松摧劲枝,女萝失所托。憔悴当秋风,枯条自缠络。

哀哀寡妇心,俯仰伤摇落。遗腹有孤儿,一线何单弱。

贞心事鞠拊,逝者如可作。老翁况垂白,黾勉奉羹臛。

何期天不吊,祝融复为虐。劬劳信备尝,谁能恤茕独。

茕茕三十年,双泪血枯涸。慈乌毛羽丰,悲鸣动寥廓。

恩晖荡白日,光明澈泉壑。苦节或可酬。绰楔双金雘。

彫松有根荄,岂系老丛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宋代吴则礼

吐心著地谁复识,只有平生韩子苍。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吾老尚书郎。
爱酒不论天下士,快来脱帽持一觞。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