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鼍呿鲸吼,龙腾犀踏,胥江万叠惊涛。沿水败墙,临风坏驿,千秋尚祀人豪。
英爽未全凋。正绿昏画幔,红黦霞旓。太息承尘,我来还为拂蟏蛸。
城楼径矗层霄。怅苏台碧藓,相望岧峣。西子笑时,包胥哭后,霸吴入郢徒劳。
飒沓响弓刀。算稽山越榭,今也蓬蒿。社鼓神弦,依稀疑和市中箫。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