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四首

唐代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歌曲 写景 抒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瞿塘峡口,水雾蒙蒙,像轻烟一样低低地笼罩着江水。白帝城上的月亮已经向西偏斜。
深夜有人唱起了令人伤心的竹枝民歌,当唱歌的声音哽咽着时,山上的猿猴和山鸟都一起悲伤地啼叫起来。

《竹技》曲调苦怨究竟是把谁怨?夜静山空里歌声时续又时断。
巴楚的青年男女齐声来歌唱,愁杯了江楼里的忠州病长官。

坐着小船,从巴东到巴西去。一路上,江风吹动波浪,大雨下个不停。
那江边的水蓼草开着白里带红的小花,似乎感到了寒冷,相互紧紧挤在一起;被雨打湿的江蓠草叶,更显得幽绿幽绿的。

大江边是谁在唱那《竹枝词》?前声曲幽咽之后

赏析

  第一首写深夜听唱《竹枝》。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营造一种压抑的气氛;“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形同谪居。唐朝统治阶级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生活痛苦。诗人此时政治上受到打击,思想苦闷。通过写唱《竹枝词》,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情绪,也表露了诗人苦闷细心情。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5-136
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15-517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礼注引逸诗

先秦佚名

敕尔瞽。
率尔众工。
奏尔悲诵。
肃肃雝雝。
无怠无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堤曲

唐代张籍

野塘??飞树头,绿蒲紫菱盖碧流。
狂客谁家爱云水,日日独来城下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九前二日夜雨

宋代廖行之

去去重阳越夕间,潇潇风雨作轻寒。
心知又负登高兴,篱菊留来过后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释可勋

秋江烟岛晴,鸥鹭行行立。
不贪观世音,争知普门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见赠莲花

明代何吾驺

亭畔频频赠一枝,欲开犹似未开时。直愁秋气催花早,莫怕吴王宫里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后同杨少参张山人分韵 其一

明代王世贞

连城十二吐明光,极目千村混渺茫。微雨忽扶鳷鹊出,峭风徐起玉虬狂。

歌成郢曲人为宋,赋就相如苑是梁。拟向瑶池看戴胜,不教晴旭捧扶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 其一

清代吴敬梓

山凹晓日上三竿,兰渚停舆露未乾。乍煖已教衣攃絮,那知江店尚春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用前韵序山家幽寂之趣呈前人十首 其四

元代叶颙

春风绿尽江南草,夜雨红销树底花。独立斜阳多少恨,长空捲散暮天霞。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