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唐代白居易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咏物 写花 喻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
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

注释
刘郎中:即刘禹锡。因其曾官主客郎中,故有刘郎中之谓。
松筠(yún):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常用以比喻节操坚贞。
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秦时为宜春下苑地。唐时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参考资料:

1、 汪明启.白居易诗选:巴蜀书社,2000:105
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白居易和刘禹锡先后自洛阳返长安,右迁赴任(刘除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数年天涯沦落,今朝相逢京城,感慨颇多。其时迎春花正盛开,似欲迎人。于是白居易代花招客,作了这首风趣隽永的小诗赠刘禹锡。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

赏析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欲写迎春,却落墨于松竹、桃李,曲笔有致。松竹皆岁寒不凋、翠叶常青。迎春则能“带雪冲寒折嫩黄”(韩琦语),最先点缀春色。因而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自古来文士都视松竹为坚贞高洁的象征。陶潜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白居易则“植竹窗前,日日观照。”(《竹窗》)说迎春欣喜自得为松竹近邻,实是赞人的高风亮节、卓然独立。唐人爱牡丹,最不喜桃李。刘禹锡《杨柳枝词》道:“城东挑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更以桃花讽刺显赫一时的满朝新贵。白居易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是麻姑手搔到了刘禹锡心头的痒处。语似平易,实则痛快淋漓。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用前韵哭德久

宋代张元干

女无美恶妒深宫,盛德如公果不容。何遽盖棺临禹穴,未应藏骨在秦峰。

论文平日樽中酒,挂剑它年冢上松。点检交亲祇解少,存亡悲感老情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庄贤良权之归旧隐

宋代胡宿

过我东还鉴水湄,傥逢亲友话襟期。书钳纸尾丞真负,易在床头叔自痴。

破廨数间将整整,践更三载且迟迟。督邮少屈吾衰矣,三径归来未有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灯曲 其二

明代王邦畿

过虑东风禁夜城,春光不满少年情。拉将三五横街去,仄调边阑小鼓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 其七

明代胡应麟

绿酒红颜怅和歌,金垆银烛奈愁何。青羊肆远孤旌驻,白马寒江大舶过。

锦里春风啼蜀魄,阳台暮雨狎湘娥。双鱼是处能相忆,极目遥天剑水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蔡州行

明代赵进美

城头睥睨隐半规,斜日欲下悬瓠池。欹枕忽闻蔡州角,过眼如闪元和旗。

忆昔文城夜出甲,监军涕泣大校疑。雪片若掌湿弓剑,传呼问是洄曲儿。

功成櫜鞬拜道左,绯衣建节导两麾。迎门妇子笑相语,巷犬不吠鸡在埘。

天中之山地非远,蘖牙百岁生貙罴。亦知赐牛尽赤子,谁令跃马骄王师。

古来治民若琴瑟,弦声缓促惟所施。哀乐须臾视覆掌,治世岂必皆轩羲。

至今孤城乱后在,鹑衣谁子歌百罹。浮云黯郭孤书啸,颓垣漏屋侵蒿藜。

逆旅客过起哀柝,旧畦人归见旅葵。勋名世往终寂寞,文章大笔空留垂。

君不见荒草已没丞相庙,后人重刻从事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君倚过圣俞

宋代司马光

王畿一古枢,簿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北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括。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
呼马小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次韵弥大梅词)

宋代史浩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看冰肌玉骨,诗家漫道,银蟾莹、白驹皎。
楼上角声催晓。是东皇、丝纶新草。青旂苍辂,欲临东阙,遣伊先到、排斥风霜,扫除氛雾,直教闻早。算功高调鼎,不如竹外,一枝斜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永嘉太守赵茂实 其一

宋代戴复古

龚黄古贤牧,政事见于今。疾恶风霜手,活人天地心。

躬行循吏传,时作谢池吟。我欲依刘表,常忧老病侵。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