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老赠梦得

唐代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赏析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织图二十三首 其十四 蚕蛾

清代胤禛

邻始通往来,暂时解忙促。出茧影翩翩,翅光腻粉沃。

秧苗已抽青,桑叶再见绿。送蛾须水边,流传笑农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已酉秋留鹤江有感

宋代陈允平

宾鸿几过澱山湖,夜夜西风转辘轳。
苜蓿草衰江馆静,枇杷叶老石泉枯。
曲终明月闲歌扇,病去寒灰满药炉。
客梦不堪千里远,故园篱菊正荒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汪司成秋日登狮子山寻阅江楼故址韵 其一

明代罗钦顺

绝顶风尘万里秋,阅江何处觅高楼。草深欲碍游人上,林茂长容倦鸟休。

近水一湾明似玦,远山三点大如牛。知君感慨题诗罢,满酌金罍坐看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葵 其一

明代符锡

小葵花老因繁实,应手剪之花复然。翻笑五男多实在,不求花好事人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田太室之江西

明代左国玑

河流今与大江通,一水轻帆快北风。梁苑卜期应夏早,匡山看月定秋中。

江声呼浩三吴险,树影参差六代宫。回首不堪重感慨,酒歌愁对夕阳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久雨三首 其二

宋代曹勋

蚀馀仍苦雨,犹尔晦阳晖。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

汩陈非佛意,昏垫盖天机。祈恳须冥造,当仁要达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参政任满赴京

唐代王翰

佳政曾闻儗岘山,名邦佐治笑谈间。官衔旧侍金銮殿,人物今联玉笋班。

汴水放船冰已泮,隋堤送别柳初攀。百寮祖帐东门盛,冠盖朝天望早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医室喜云从社弟过访

清代林朝崧

订交栎社最韶年,笔政新操卸教鞭。未见早蒙诗宠赠,相逢尽脱礼拘牵。

酌君无酒求医地,伴我暂閒休沐天。亦有草堂寄青嶂,过从约待病躯痊。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