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唐代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想象 写景 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平生志趣相投,都渴望过一种“无官一身轻”的隐居生活。
我们结邻后,一轮明月,共照着两家的庭院;一株绿杨,将浓浓的春意洒落在两家的院心。
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
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

注释
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举进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诗友,两人结交二十余年。卜邻,即选择作邻居。
心迹:心里的真实想法。
墙东:指隐居之地。《后汉书·逸民传》:“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两家结邻之宜行。首联写两人“平生心迹最相亲”,接着就具体写“相亲”之处。“墙东”、“三径”和“绿杨”,都是有关隐居的典故。这几处用典做到了“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颜氏家训·文章》),用典非常多,但并不矫揉造作,非常自然适宜。诗人未曾陈述卜邻的愿望,先借古代隐士的典故,对墙东林下之思做了一番渲染,说明二人心迹相亲,志趣相同,都是希望隐居而不求功名利禄的人,一定会成为理想的好邻居。诗人想象两家结邻之后的情景,“明月”和“绿杨”使人倍感温馨,两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惬意地散步畅谈,反映了诗人对结邻的美好憧憬。

  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这幽美的境界中,两位挚友——

  

创作背景

  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春,诗人和元宗简都在朝廷供职,宗简在长安升平坊购了一所新宅,诗人很想同他结邻而居,乃作这首七律相赠。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12-313页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3-804页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棠花

唐代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半月暄和留艳态,
两时风雨免伤摧。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半痴

明代徐渭

厄与痴相半,禽将鼠共县。味虽供客好,名却使人怜。

所下惟双箸,何妨少一拳。如闻三嗅叟,笑杀雉羹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题吴兴吴太仆园亭

明代王慎中

吴兴本是佳山水,况复名园选胜开。曲引苕溪来涨沼,平分岘石作层台。

琴书数处无尘事,花鸟三春有酒杯。他日南寻天目顶,因君清暇得徘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山

宋代韩世忠

冬看山林萧疏净,春来地润花浓。少年衰老与山同。世间争名利,富贵与贫穷。
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宋代李曾伯

天风吹我上高峰,上到山头日未中。
便可高眠莫归去,人间易得鬓成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其一

宋代杨万里

岳麓猿声里,湘流雁影边。自天持一节,到日是新年。

身退名逾重,今稀古则然。黄花非不好,只是插离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格庵迁酉阳刺史赴都余时南归分道志别

清代朱一蜚

秋水平堤疏雨歇,风吹杨柳骊歌发。同作西秦辗转身,君向长安我还越。

鞭丝帽影结队行,方舟并渡灞桥平。渔镫夜泊新丰市,戍火朝明太华城。

潼川谷口分携处,听雨听风各异路。代马还嘶塞北烟,越禽自托天南树。

南北翱翔多故人,不胫不羽要路津。致身迟速须有会,莫以外吏伤沈沦。

别语无多各努力,后会悠悠梦相忆。龙潭高处少鸿飞,满楼烟雨空秋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 其一

清代林朝崧

闇河河畔一花秋,紫菊红萸也见羞。不分如来金粟影,西风吹落鹫峰头。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