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佛塔在何许,斗折历隤坻。蜿蜒活笔锓,一卷陀罗尼。
刺天交屹峙,拔地两崛奇。墙匡秋井塌,灵鳗无人知。
复从坏殿壁,摸认青萝碑。诠诗没榛莽,坡韵亦尘缁。
寻僧纵逸步,锉冷茶烟迟。窥颜镜元镜,乱叶堆荒陂。
凝龙睡不醒,慌惚泉眼移。苍凉催晚色,周览凄心脾。
山灵不留人,飒爽飘微飔。丹黄忽送望,奔赴恐后时。
写经母血尽,长素母容枯。烧蜜炼顶臂,孰非母肌肤。
岂不痛至骨,为母忍斯须。南北万馀里,来往如趁虚。
天高孝可感,报应非浮屠。出门访东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见得所图。昔者别儿时,那有此头颅。
明明陈左验,大恸绝复苏。向来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泪相劳苦,何异得乳雏。不即遂其志,彼张非丈夫。
冠巾有妇子,谅亦母所娱。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内,奉母与佛俱。虽非圣贤事,区区守其愚。
为君赋高谊,感我真穷孤。弃我十二年,人母我独无。
天涯尚可寻,地下不可呼。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