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20)东汉山阳高平人,字公理。少好学,善文辞。性倜傥,敢直言,时人谓之狂生。献帝建安十一年,尚书令荀彧举为尚书郎,参丞相曹操军事。著《昌言》,对战国以来天下治乱及豪强骄奢多所论述。今存其《理乱》、《损益》、《法诫》数篇。► 3篇诗文
世间维有梦,可以识吾心。见闻铄觉知,动止久非真。
譬如镜里像,万状无疏亲。中宵悬崇台,形影安所陈。
忽当炬与日,始悟光生尘。梦中境何从,只是床上人。
觉知不及谋,一息成古今。寸心岂出入,翕辟谁为因。
登高揽八方,邈然散遐襟。所见皆人外,海岳摇参辰。
驰目不能返,焉知吾有身。
万萝天际卷。负破箬残包,孤吟须倦。匡君翠眉展。
定别来还识,画中人面。陶碑米砚。几雨剔、烟挲寻遍。
拂微茫、帆树斜阳,袖底蠡湖杯浅。
曾见。九屏送鹤,三峡飞虹,五峰回雁。秋疏磬断。云箐外,一筇远。
但风流巾屐,社莲散久,蒲笋谁供行馔。好归来、栖梦南屏,夜窗横卷。
(180—220)东汉山阳高平人,字公理。少好学,善文辞。性倜傥,敢直言,时人谓之狂生。献帝建安十一年,尚书令荀彧举为尚书郎,参丞相曹操军事。著《昌言》,对战国以来天下治乱及豪强骄奢多所论述。今存其《理乱》、《损益》、《法诫》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