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淮水之南北,时与鸣卿晤。一晤一倾怀,琼树凝清露。
世艳扬州鹤,而乃类寒素。云是严若翁,积金当见怒。
翁才大崒嵂,六籍蚤能富。回首谢青云,惟以盟鸥鹭。
名理佩前哲,孝道永孺慕。昆弟乐且耽,千年愧尺布。
九族惇以睦,不殊奏大頀。玮行嗜如炙,鸿名亦若赴。
邻里薰之良,种德已成圃。谊高戒吉甫,中岁不再妇。
课子为通儒,探搜破训诂。理郡露奇颖,芳猷罕能步。
寰宇珍明珠,灵渊应可溯。烂烂紫泥书,曰以报是父。
家庆流德光,国威藉戎务。当是趋庭日,干橹灿武库。
皇华飞绛节,五月长江渡。过里拜慈闱,和气生门户。
久予栖京邸,寸肠感乌哺。夜诵春晖吟,朝上乞身疏。
辛楚归未得,供张惭道祖。去去乎鸣卿,华堂袅香雾。
为翁举霞觞,为予歌此赋。黑发拥诸孙,如川绵寿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