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喷玉泉(泉在寿安山下高百馀尺直泻潭中)

唐代白居易

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练垂青嶂上,珠泻绿盆中。
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风。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嘲儿子阿宁

金朝元好问

娇莺娅姹。解说三生话。试看青衫骑竹马。若个张萱许画。

西家撞透烟楼。东家谈笑封侯。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黄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泽中行

唐代孟郊

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
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水

唐代罗邺

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莫言行路听如此,
流入深宫怅更多。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刘朔斋洲蒲涧谒菊坡祠

宋代李昴英

晓随丝辔饭僧坊,丞相祠堂一瓣香。
试问神仙蒲九节,何如名德菊孤芳。
高山仰止堪模楷,百世闻之尚激昂。
我辈此来深有意,岂专泉石癖膏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感三章 其三

明代林弼

长风吹明月,流光入高楼。起坐弹鸣琴,清声满楼头。

一曲操将归,四座增离忧。吾身匪金石,衰谢宜归休。

为郎已白首,冯唐更何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行园

明代姚汝循

山园积雨后,步屟惜余春。
柳似酣眠客,花如倦舞人。
啼莺上乔木,迸笋过比邻。
韶景行看尽,嬉游可厌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惕斋用东坡韵 其一

清代马鸣萧

四时无休歇,过去那堪数。二气自升降,天地亦何语。

独坐望云烟,波鸟时高举。为怜衰谢人,白发剩几缕。

支离叹此身,短筇难为拄。况复人间世,霜雪杂风雨。

故园枣栗熟,剥落动盈筥。不定若飞蓬,飘欻及黄土。

隐几澹无营,丘壑倘相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 赠别龚佩纫

清代陈维崧

南郭先生,门巷萧疏,庭除寂寥。恰一湾蓼岸,远樯列荠,数间竹屋,夜雨鸣涛。

曾记当年,浪游京国,燕赵悲歌也自豪。归来后,喜依然三径,仲蔚蓬蒿。

乾坤群盗如毛。叹萍梗吾生信所遭。且风灯擘阮,和之檀板,烟帆醉菊,侑以霜螯。

十日联床,一尊下榻,白饭青刍累素交。明将发,怕空江叠浪,万籁悲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