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日归旧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冬天 写景 励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沾满灰尘的帽子还未清洗,匆匆归来后立即叩访山门。
爬满青藤的小路向远处伸延,高远的万点雪峰若隐若现。
周围满地都铺上枯枝冷叶,寒冷的峡谷中都是凝滞不动的密云。
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竹,深山中老树古木斜倒着横在江面。
白狗离开村子在远处狂吠,苍苔在屋里的墙壁上生长。
厨房中出现野鸡穿来穿去,临屋处依然有猿猴在啼鸣。
树枝掉落上面的鸟巢还在,篱笆疏漏成为野兽的路径。
整理床铺有苍鼠急忙逃走,倒出箱子惊动了箱中蠹鱼。
要发愤读书学好治国本领,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
这次回来不久将又要离去,离开

赏析

  此诗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诗写自己匆匆归家发现旧居的荒败景象,表达了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全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叹惋之情中却展示了自己立志发愤读书,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诗在形式上既讲求格式又不为格律所羁缚,体现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形式迁就内容的特点。

  诗中的李白归心似箭,未洗征尘,行色匆匆,即叩访山门。那久违的远山近水仿佛对他有意,那故园的芳草仿佛对他有情。在归来的路上,他以诗人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绿的“一条藤径”,那高远的“万点雪峰”,满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叶,一谷厚厚浓浓凝滞不动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树古木破江而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收录于《文苑英华》、《李太白全集》及《彰明县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学者一般认为李白归“旧山”时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冬天。开元九年春二、三月李白投刺苏颋不中,只受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的夸奖,却不见用,而大为扫兴,有“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之意,故七八个月后归“旧山”读书处,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丁稚鸿.《冬日归旧山》确为李白所作,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2、 杨栩生.李白生平研究匡补.成都:巴蜀书社,2000:23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孙笠山秀才忆燕诗

清代博明

采莲肠断木兰舟,寂寞乌衣细语留。水驿残阳何处梦,旧巢新垒总成愁。

梁空故国三千里,帘卷西风十二楼。此日萧斋重惆怅,浴蚕天气话重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人舍携酒有诗和其韵二首

宋代杜范

数过流年转瞩中,宦尘休更问穷通。
新诗唤我尘埃梦,孤驿清澄一笑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晋道中

明代谢肃

并州为客岁将晚,古道骑驴思惘然。短发数茎先自化,远书一纸倩谁传。

羝餐白草汾东野,雁出黄云代北天。浩荡归怀禁不得,湖山明月几回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吴淞

明代任环

翻来覆去。淋漓秋雨何时住。江上兵船。破浪冲锋已半年。

祲氛未扫。多愁不觉容颜老。仗剑西风。慷慨悲歌樽酒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途有作

明代程敏政

独对高原时一登,日色红酣天宇澄。官田麰麦徯梁赋,原庙衣冠非汉烝。

逆旅闻鸡爨初熟,断桥饮马寒无冰。居庸回望已百里,翠削芙蓉知几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 其二

宋代强至

篱菊答,自古人生有离合。不得渊明泛玉觞,还有子真携酒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丈人任知县生朝

宋代项安世

老梅坡底万花黄,未问重阳且少阳。
华岳金天钟宝器,屏星初月照琴堂。
阿连句好珠躔聚,文度归来玉树香。
千岁易逢信此会,明年湖海却相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馀登避暑台

清代朱中楣

晚妆才罢试齐纨,夏木阴阴落照残。欲向层台窥远堞,偶飞疏雨染重峦。

湿云缓度莺声老,凉月还生燕语欢。共挹荷香思茗饮,轻风有意送梅酸。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