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注释
倜(tì)傥(tǎng):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高妙:杰出,出众。
明
参考资料: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我家在金华,居近赤松侧。赤松有山人,云是蓬壶客。
服食惟紫霞,叱咤起白石。至今千载下,在在存遗迹。
春暮桃源深,天空海云碧。几欲叩其门,奈此尘凡隔。
飘飖紫阳生,灵台湛虚寂。弹指惊鬼神,妙用麾霹雳。
沧洲与赤城,乘鸾恣游适。真侣会因逢,烦君致吾臆。
入秋何亢阳,一月无滴雨。老农泣枯苗,行客口生土。
弭棹迫岩程,解维下横浦。火云屯高崖,沙岸断枉渚。
数里间一滩,清浅不容武。谁家横筑坝,规画肆夺取。
车戽虹饮川,轮激臼投杵。所余涓滴流,碎石又龃龉。
作梗势方张,闻声气先沮。挽牵困缆索,撑曳穷篙橹。
攘臂喊乃齐,跳身勇能贾。掉泥龟曳尾,趯草螽动股。
死力挣头颅,猛气积腰膂。转关撼坤轴,出地奋雷鼓。
溅沫跳珠玑,流藻濯绮组。是时日方中,火伞张卓午。
偪仄短篷间,知鱼卧鬵釜。岂知波面人,水濡更火煮。
祼体焉我浼,裂肤竟谁抚。而我方卓然,兀坐不犹愈。
倾浆碧沈杯,展箑白挥羽。咫尺判菀枯,性命悬莽卤。
少焉泊前湾,新月一钩吐。争浴喧沦漪,晚饭命俦侣。
方欣生事优,未识向来苦。夜半凉风来,雨势蓄犹怒。
明当倒银汉,力致多稌黍。岂独利行舟,江潮涨几许。
村醪行可沽,一斗吾劳汝。
今夕何夕醉频阳,王剪祠前堪断肠。美人一双紫鸳鸯,愿随长风共翱翔。
秦筝慷慨西气溢,燕歌变转南魂失。佳丽须归楚些人,神仙肯作湘累匹。
往日人传好色名,南求交趾东辽城。交州美人珠鬘送,辽阳美人貂裘迎。
只今祋祤情难已,温其如玉惭君子。羽钗既挂远游冠,牙床敢展合欢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