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哀诗三首·其二

两汉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抒情 思乡 愤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荆州不是我的家乡,却长久无奈地在这里滞留?
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
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阴影显得更加灰暗。
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
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独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样,为我发出悲凉的乡音。
在外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注释

赏析

  “荆蛮”四句写诗人久客荆州的苦闷和日暮乘船泛江时所引起的思乡之情。起句自问,喷射出强烈的感情,直抒久留荆州的怨愤。为销愁乘船泛江散心,不想销愁愁更愁。江上日落余辉,并船逆流而上,引起诗人思乡怀归的无限忧愁。“愁”字虚笼全篇,诗篇始终处于这悲愁的氛围之中。

  “山冈”以下八句写日暮时的自然景色,抒发诗人思归的凄苦之情。诗人摄下了落日西沉时大自然姿态的倏忽变化:山脊之上犹存夕阳余辉,山谷本来就很阴暗,天将晚则更显得阴暗幽深。起两句写了山色秀拔,给人以清新之感;又因日将西落,山谷愈暗,造成了一种凄清气氛。“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这两句取《楚辞·哀郢》“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之意。日暮时刻,狐狸归穴,鸟下

  

创作背景

  诗中诗人抒写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感情。内容和诗人著名的《登楼赋》相似。大约同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荆州时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古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2:第157-160页
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过桐江钓台留题 其三

明代张萱

缁川亦是钓璜馀,错把安车拟副车。干象犹堪频入梦,君房空奏一函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晦叔次韵答虎仲威见寄

明代郑潜

春来行乐负芳草,不见良朋过远村。云气有时生石磴,风声终日在松轩。

羡君壮志超前烈,老我丹心忆至尊。倘肯携书作邻并,瓜山蓬户竹为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回军上杭

明代王守仁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上秋兴十首 其五

明代李梦阳

后代自今代,今人即古人。空传歌舞地,不见绮罗春。

宋岳饶寒草,梁台起暮尘。苍茫白鹭渚,潇洒类闲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子野之崇仁

明代黎民表

荣君非薄宦,所贵在经奇。山续匡君传,亭寻孺子碑。

行藏多任性,词赋不逢时。会看双龙气,冲腾向赤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魏君祥

明代唐桂芳

日日出东城,折尽春风柳。柳条青如蓝,我发秃于帚。

重念龚黄流,相看岁已久。美玉耻雕镌,灵犀谢尘垢。

听彼闾阎民,吃吃说贤守。官清印封苔,童瘦衣露肘。

退食何迟迟,吏胥缚卯酉。情知无鱼悬,空槃杂齑韭。

世人宠辱惊,骇汗恁奔走。寸心难动摇,处事辄可否。

紫阳华构成,功业岂云朽。幸赖金石文,光芒荡牛斗。

惭非客坡门,舟送大江口。江深吼巨涛,掣鲸以献酒。

回首万山中,甘作逃名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艾宣画四首 其一 竹鹤

宋代李纲

磊落胎仙谁最宜,此君节操凛霜威。琴心试与弹三叠,从看婆娑舞羽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姑苏怀古

宋代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