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注释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
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

简析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96-197 .

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6-197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进士谢庭皓

唐代徐夤

献书犹未达明君,何事先游岱岳云。
惟有春风护冤魄,与生青草盖孤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柳枝

唐代皇甫松

烂熳春归水国时,
吴王宫殿柳丝垂。
黄莺长叫空闺畔,
西子无因更得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梁非馨边上

明代黎彭龄

从前蚕室泪,虚报任卿书。旧业刘中垒,閒情夏太初。

羁魂惊雁塞,行迹笑蜗庐。但莫歌长铗,临渊岂羡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栖霞道士

明代庞嵩

为语栖霞子,朱明石阁中。象棋柯斧烂,龙鼎汞丹烘。

醉枕麻姑秘,閒房仙女东。客从人世去,飞锡又谁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毒雾

明代蓝仁

大雾无时起,冥冥夜色同。江连蛟蜃气,野匿虎狼踪。

久暗应成雨,迟收欲待风。南山沈已尽,留得两三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阳杂咏 其一

明代陈堂

系臂相沿五色丝,浴兰采术亦何为。早知续命家家寿,何必山中茹紫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黄墩书屋赠陈玩潮四首 其三

明代王慎中

微溪日自行,蓬藋也难生。不受故人荐,欲成处士名。

环阶无恶草,幽鸟有佳声。过尔辄难去,贪兹养道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咸阳王功德诗 其一

元代吴当

在昔皇祖,有赫神武。维忠宣王,杰出西土。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