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巴女词

唐代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写人 女子 分别 不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巴地的长江水,急湍奔流快如箭,巴水上的船儿顺水漂流疾若飞。
十个月时间走过三千里,郎今一去,何年能回归?

注释
巴: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古时为巴国。巴女,即巴地的女子。
巴水:水名,在湖北省境内。巴水:指三峡中的长江水,因处在三巴之地,故名。王墒注:“唐之渝州、涪州、忠州、万州等处,皆古时巴郡。其水流经三峡下至夷陵。当盛涨时,箭飞之速,不足过矣。”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993

赏析

  诗中巴女的丈夫大约是乘船东下去经商,所以诗人模仿巴女的口吻,用极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道出了女子当时的不忍分别的复杂心情。

  诗中前两句写水、写船,“急如箭”“去若飞”两个比喻恰切描摹了巴水湍急以及小船疾去的情形。这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实写,又含蓄地写出了送行者洒泪惜别的细微心理活动。在诗中主人公看来,顷刻离别,去若离弦,万千心事还没有来得及说,丈夫所乘坐的小船就消失在江水的尽头了,这实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接下两句是对巴女内心活动的直接刻画。巴女送丈夫离去以后,落泪如雨,痴痴立在岸边,她默然地计算着:“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暗寓出身隔异地,夫妻两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的悲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二十五岁去蜀途中,行至巴地,拟民歌之作。自此之后,不断有拟作,表现了李白对民歌的倾心和学习。  

参考资料:

1、 刘忆萱 王玉璋.李白诗选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06月第1版:12-13
2、 安旗,阎琦著.国学大讲堂 李白诗集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110-111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弘文杜校书

唐代李远

高倚霞梯万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晓随鹓鹭排金锁,
静对铅黄校玉书。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
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答诗十绝 其一 楼居

明代郭之奇

生平少小爱楼居,自倚秦家玉未如。谁纵西风吹白露,长随落叶绕红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百折危梯上翠台,飞楼云际划蓬莱。客疑供奉乘风到,人似征西玩月来。

宇宙并悬终古迹,山川重遘异时才。当筵何限清秋色,欲挽群仙步玉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送左辖吴公十绝句 其八

明代胡应麟

左淬莫耶锋,右淬干将锷。宇宙两神龙,延津当昼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江舟中读谢在杭集却寄

明代邓云霄

瀹茗新烹第一泉,泠泠漱齿诵瑶编。却疑桂水乘槎客,忽入波斯载宝船。

顾盻中原多下驷,凭陵大国少先鞭。长驱此日逢勍敌,与汝平分半壁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八

明代刘基

槁叶寒搣搣,罗帐秋风生。凄凄候虫鸣,唳唳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

沉思空幽寂,岁月巳徂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

清代贺双卿

寒热如潮势未平。病起无言,自扫前庭。琼花魂断碧天愁,推下凄凉,一个双卿。

夜冷荒鸡懒不鸣。拟雪猜霜,怕雨贪晴。最闲时候妾偏忙,才喜双卿,又怒双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移柳

宋代王安石

移柳当门何啻五,穿松作径适成三。
临流遇兴还能赋,自比渊明或未惭。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