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唐代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吹过水乡的夜晚,这样的时辰绝不适合远离。
远隔长安恍如梦里,什么时候才是归去的日期?

注释
陆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节度使等的下属官吏,多掌文书之事。琵琶峡:在巫山,形同琵琶,故名。
水国:水乡。我国南方多河泽,故称水国。
殊非:绝非。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3-654

赏析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安定,经济、交通发达,通衢驿馆行人往来频繁,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空前繁盛。这些诗或写景寄情,或直抒情怀,手法多样,不拘一格。然所贵者当在于情真意切,深有寄托,方能感人至深。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情深意浓。

  首句写景,点明送行的地点和时间。“秋风”二字意在烘托环境气氛的凄清,以表达离别的感伤情绪。二句言情。“殊非”二字含意深厚,既有挽留之情,又有感叹之意。夜深风紧,此时上路,殊非良辰,所以诗人殷勤致意,挽留他待天明风停以后再走,这是一层意思。念友人何以如此匆匆告别,叹其奔波劳苦,这又是一层意思。

  总之“殊非”二字意味深长。太白诗曾有句云:“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而此处

  

创作背景

  此诗当写于赐金放还后,故诗中流露出对朝廷的怀念。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3-654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集句 其一七六

金朝李龏

花落青轩树,山僧带雪期。荒阶罗叠藓,未远剩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成空下山

明代释函可

谁道居山无限可,青松白雪总堪哀。生生只愿檀那笑,且向城西第二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会稽豀口躬师上人房

宋代唐询

豀口相傅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
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修竹寄闲情。
闭门终日无尘事,卧看南□自晦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

明代徐渭

沈子报仇塞外行,一诧便得千黄金。
买马买鞍意不惬,更买五尺番家铁。
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
叔子佩之只一过,黄蒿连夜闻狐啼。
今年我从上谷行,中丞遗我聊癸庚。
买驴南归只两旬,只愁马上逢黄巾。
叔子见我无所仗,解刀赠我行色壮。
毕竟还从水道归,挂在篷窗两相向。
一日十拔九摩挲,鞘影鳞鳞入向河。
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力南归寄陈宗典布邦直梁体立梁任伯诸丈

明代李畅

力耕曾共岭云东,一别音尘渺去鸿。赋就北山愁自结,梦回南浦忆谁同。

故园怅望关河外,薄宦行藏涕泪中。此夕怀人迥无寐,萧萧凉雨滴疏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丘参政若孚捧表入贺

明代王世贞

波臣东海暂相逢,星使明河迥莫从。共道尔时青琐客,可能犹记皂囊封。

更衣却入金华省,罢酒还听长乐钟。闻说已悬新象魏,千门车马日从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试院中怀公达

宋代郑獬

黄衫自掌贡闱琐,强刷尘心酒一杯。
天上谪仙如见忆,可能骑取老鲸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左司致政还乡二首 其二

宋代孙觌

水满沧浪旧钓矶,春风江上片帆归。繁红不见桃千树,老干空惊柳十围。

万壑烟云供坐啸,一龛香火结真依。落花细草应堪籍,醉撼长条雪满衣。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