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典出南朝宋虞和“论书表”:“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诗人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把上述故事诗化了,便于人们朗诵、歌唱。
从这首诗中,进一步说明了书法在晋代已成为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品。王羲之在当时已有很大的名气,墨迹已相当值钱。这与诗人在“草书行歌”中说王羲之为“古来几许浪得名”是相矛盾的。由此,“草书行歌”是否确系李白所写也可作为一个怀疑的佐证。
参考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君不见白石翁,墨花破万纸,散落世眼中。其间方寸地,贮一太史公。
是时太史称吴侬,三载磊块蟠翁胸。太史趣朝天,青雀凌春风。
有泪不作李都尉,有赋不拟江文通。直将三寸管、五丈素,写出江南千峰与万峰。
尽收蜀锦囊,压倒太史之奚僮。绝壁直上高穹窿,呼吸似足开天聪。
忽复下坠数千尺,俯身欲入鼋鼍宫。意者径路绝,乃有云霞封。
万古不尽流,洗出玉玲珑。侧耳将听之,疑是缣素间,迸作群靊霳。
长飙无形,百草庬茸。列缺崩崖,吐出怪松。历乱羽葆,屈蟠虬龙。
将崩未崩石似舞,欲断不断桥飞虹。乃有词客酒人,樵青钓童。
或骑蹇驴,或驾轻舼。或蹑蜡屐,或策短筇。高者穿木,末若蜚鸿。
下者蹒跚,勃窣如孤豵。两仪不能主,乍辟而乍蒙。
二曜不定光,倏西而倏东。木栈与鸟争道,人家拟鹊开窗。
渐穷至杳霭,但有去路无来踪。犹云纸尽意未尽,乱石拳点波汹汹。
真宰泣诉神无功,太史不能长将向天去,流落人间成楚弓。
翁亦召主城芙蓉,但令居士缃几上,秀色欲滴青濛濛。
击节董源,陨涕关仝,笔底一扫倾宗工。沈翁豪翰何其雄,呜呼隆准之孙岂必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