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
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
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注释
麻平:
怀土:怀恋故土。
戍:防守边疆。
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羁旅的愁思。
参考资料:
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86篇诗文
波涛夜掀床,起视堂浮芥。呼童急索履,化凫弄狡狯。
床前黄耳犬,迎作江豚拜。家真空四壁,天阔我眼界。
东邻闻墙倾,西舍报屋坏。恍逢昆阳门,万瓦震一败。
谁负水衡钱,尽偿河伯债。水势远涨天,转使大海隘。
雨脚垂长绳,系日不出晒。鸠与鹊争能,勃溪声逞怪。
十室九无烟,蛛网釜上挂。浮鸥且时来,盍载麦舟卖。
惊呼海盗至,连橹严列械。历劫又甲兵,贻患非癣疥。
县官令甲下,府帖户丁派。颇闻逐鱼鳖,犹愈刈菅蒯。
家家门键失,日日刁斗戒。书生学水战,申谕及髫䯰。
属垣语邻翁,夜警各謦欬。吾有老瓦盆,聊用抵鼓鞴。
任恤重古风,危倾切情话。饥溺痛由己,守望慎勿懈。
端阳拟寒食,何处悬蒲艾?欲吊楚大夫,恐伤母年迈。
离骚亦罢读,问天色为晦。惜无铜弩手,三千射澎湃。
剧孟一敌国,条侯资其雄。如君勇盖世,可无横草功。
烈士非徇名,王臣原匪躬。终军乃自媒,少卿竟谁从。
马步势悬绝,战酣频饮血。杀人惨无声,阴风吹凛烈。
徒手犹奋呼,百人无尺铁。成败天所私,吾谋将焉哲。
呜呜陇头水,沉沉沙场月。为君歌国殇,泪流满衣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