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15篇诗文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馀清,幽律惊爽籁。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更馀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