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15篇诗文
我老不足惜,馀年苦匆匆。愿为名山游,何必问所终。
一舣若溪棹,星杓几回东。长年秋雨边,醉卧听船蓬。
故人幸弭节,相见宿昔同。酒酣说经过,授我书一通。
云自天末至,诸贤盛游从。临分出新诗,句法何舂容。
凛若临大敌,谁能触其锋。携持数千里,不愧行橐空。
篇末亦及予,依依古人风。读罢百忧失,衰颜为成童。
归来北窗下,自写团扇中。君方著绣衣,行佩金印重。
朱弦付君赏,宁循牙旷聪。我病拥僧衲,深惭服非衷。
还观了无取,此意何当蒙。心知坡陀卑,难并衡霍崇。
尚喜盛山卷,兼收醉吟翁。他年定抚掌,秋蛇间云鸿。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