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
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yán):通“延”,延长。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
此诗脉络清晰,递进有序,《诗经传说汇纂》引朱公迁所谓“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讽之,四章直责之”,将其篇章结构说得清清楚楚。
诗一开头,借物起兴,既交代了地点和季节,也写了等待救援时间之长。黎臣迫切渴望救援,常常登上旄丘,翘首等待援兵,但时序变迁,援兵迟迟不至,不免暗自奇怪。不过由于要借卫国救援收复祖国,心存奢望故而尚未产生怨恨之意。
第二章紧承上章“何多日兮”而来,用宽笔稍加顿挫,“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黎臣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卫国出兵缓慢的原因:或者是等待盟军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缘故,暂时不能发兵;用赋法代为解说,曲尽人情。
参考资料:
肃肃清庙,岩岩寝门。欹器防满,金人戒言。应朄悬鼓,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庭纷象舞。闲安象设,缉熙清奠。春鲔初登,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俨乎在位。凄怆履之,非寒之谓。
草堂住在深溪里,四面窗开玩清泚。空翠长浮半壁阴,凉飙时傍虚帘起。
云收月堕吟幌明,雨过苔侵钓矶紫。心閒野鸟自忘机,客至谈玄聊隐几。
高情澹荡付琴尊,有时落魄不冠履。已知人境得蓬丘,恍若渔舟问桃水。
沧洲有约在投竿,白首何心怀帝里。祗今方怜世态薄,逢君况值丘壑美。
荷衣蕙带或可纫,也向溪头拾芳芷。
楚俗乐战斗,征诛专莫敖。蛇豕肆吞噬,一举夷蒲骚。
小器良易盈,举趾凌云霄。轻敌取败衄,缢死由矜骄。
浅识耻邓曼,安在誇雄豪。至今冶父山,遗迹真寥寥。
何年化龙宫,金碧争岧峣。耽耽群于菟,跪伏尾自摇。
乃知道力妙,智数何能高。曩者罗与楚,蚁忿较一朝。
慈哀洗万劫,自足消兵刀。道人结界地,远引离喧嚣。
欲礼大士塔,恨无野僧包。临风一怅望,短发空爬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