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 闺怨 战争 民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注释
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何时。至:归家。
埘(shí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

鉴赏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4-136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京口 其一

明代李寄

无事江湖上,频年逐去航。便风舟自进,孤月客偏当。

寂寂真堪笑,栖栖不自量。仲尼犹旅舍,邓禹敢轻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其一

宋代张栻

绿叶满园风雨馀,君家花事岭中无。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岁

明代陆深

中岁山林颇有情,柳条花萼弄春晴。目长无事江门外,独立斜阳看水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栖贤山居韵 其十三

明代释函可

如何有好日,不出又成阴。一任霜催鬓,毋令泪渍襟。

林泉宁有异,天地此中深。竟夕寒如水,空馀一寸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源忆故人 再入都中,留别淝上许燕珍夫人

清代王贞仪

浮波又泛扁舟去。来日故人何处。后会苕苕愁数。梦也难凭据。

美酒高怀还小住。拼醉盈樽红玉。北地风严日暮。肠断幽燕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礬盛开

宋代韩元吉

风卷千林夜雪晴,九华山下月微明。
不须更觅唐昌蕊,树树珑璁玉刻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艮止亭即事

宋代薛季宣

艮止危亭欲暮春,湖山江外翠眉颦。鸟啼夕月清歌扇,花发荒原闹舞裀。

吴老洞迷青草暗,陶公宅古绿萝新。怀归何日成归计,不忿端居作主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旧二首 其一

宋代陆游

忆昔初乘上峡船,雪滩云岫过联翩。匆匆不暇寻高隐,遗恨于今四十年。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