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菀柳

先秦佚名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诗经 柳树 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去休息。上帝心思反覆多,不要和他太亲密。当初让我谋国政,而后受罚遭排挤。
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寻阴凉。上帝心思反覆多,不要自己找祸殃。当初让我谋国政,如今放逐到远方。
鸟儿即使飞得高,还要依附在青天。那人心狠不可测,走到何处是极限?为何要我谋国政,反又突兀遭凶险?

注释
菀(yù):树木茂盛。
尚:庶几。
蹈:动,变化无常。
昵(nì):亲近。
俾(bǐ):使。靖:谋。
极:同“殛(jí)”,惩罚。
愒(qì):

鉴赏

  《小雅·菀柳》是一首揭露王者暴虐无常,诸侯皆不敢朝见的诗。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

  第一章开头以“有菀者柳,不尚息焉”这个略显突兀的比拟句传达诗人强烈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让读者产生追究缘由的欲望:为什么茂密繁盛的柳树下,诗人却劝戒人们不要去憩息呢?诗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接下来的两句述说缘由:“上帝甚蹈,无自昵焉。”意思是:大王虽然如同大树,可以乘凉,可是他暴虐无常,不可亲近,否则自招祸殃。“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意思是:当初大王请我一起谋国事,如今莫名其妙受责罚。这是诗人现身说法,把与暴君共事的种种险恶表述无遗。整章诗或比拟,或劝戒,或直白,但都以“焉”字结句,呼告语气中传递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怨恨。

  

创作背景

  这是一位大臣有功却获罪遭到流放,他心中充满怨恨,因而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50-552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94-495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边城听角

唐代高骈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云门

唐代元稹

遥泉滴滴度更迟,秋夜霜天入竹扉。明月自随山影去,清风长送白云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聊赋短歌即当恸哭四首 其四

清代缪荃孙

乡闾治团练,白甲军特起。利器只耰锄,高垒惟棘枳。

激发忠义忱,不自知生死。楚氛朝甚恶,相距仅尺咫。

夜半觅小舟,芦埼先偷舣。奉母彳亍行,暂息沧江涘。

苟能全性命,不复顾簪履。窜身豺虎间,草草偷活耳。

回首望江南,烽火数千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鹿原晚望

唐代马戴

浐曲雁飞下,秦原人葬回。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赵宜之赋梨花月

金朝刘勋

雪树生香淡月边,相媒相合斗清妍。空庭冷落秋千影,虚度良宵亦可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吉阳发舟晚抵鄱阳风涛汹涌

明代林光

万顷波涛走巨艘,赓酬不暇骇吾曹。天关地轴疑交转,河伯风师莫太劳。

气会江湖何振拔,势吞吴楚自呼号。旷然心目增多少,俯仰斯游亦伟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云客

明代王彦泓

不为郎归不卷帘,碧莎春砌步纤纤。长裙书带同心结,斗帐歌声刮骨盐。

险约最欢来意外,沉忧难讳到眉尖。斜阳欲度梅梢尽,才向红窗拂镜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庭木

宋代曾巩

庭中有佳树,清影四面垂。
往往风雨夜,蛇龙此投依。
留之待鸾凤,未许燕雀窥。
谁谓乌鸟恶,安巢最高枝。
不顾白日照,直傍阴虹飞。
自恃栖托稳,岂忧弹射危。
三春独翱翔,百鸟敛羽仪。
凤凰不能争,况乃凫雁微。
既务志意得,都为世可欺。
白昼攫鼎肉,从容择牷犠。
近人不肯避,一怒终夜啼。
遭其瞰墙屋,祸患岂可移。
听之欲占赦,妇女固已凝。
忿害乃其所,何肯报福{嫠女换百}。
行路指之叹,童稚争骂讥。
鹦鹉献至尊,言语固可奇。
翡翠轮太府,器服所取资。
雉鸡美文章,贽赠理亦宜。
鹰鹯逐恶鸟,天威得施为。
关雎于周室,耿洁配后妃。
莫如此鸟顽,饱食无所裨。
一善不能有,丑声日交驰。
但知择嘉处,巍然治其栖。
众怒未易忽,徼幸亦有斯。
安知无刀斧,崩分弃毛皮。
且勿引蠹虫,使树心本披。
亦有爱搏击,钩连枭与鸱。
亦勿乐顺己,窟穴藏狐狸。
凡能致大患,{左甚右少}不自豪氂。
未知引避去,此语足自规。
惜哉种树意,长与事乖违。
古来亦如此,壮士徒嗟悲。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