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256篇诗文
寓目无清致,兴怀要此君。影移千亩月,枝散五湖云。
凤实和筠得,龙苞带箨分。伤根同柏大,剪叶异芝焚。
拔筱衣沾粉,连鞭藓破纹。虚心宁择地,直节任离群。
但欲通三径,何须比万军。凛然真玉立,蔓草即堪耘。
壶公对文漪,中为一小屿。石笋四五株,垂杨两三树。
有之固不恶,无之更成趣。极目增浩淼,轻舠辞抵牾。
譬彼太清表,纤云绝点污。游者或不然,请为明其故。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